十月的绵阳,秋意正浓,产业发展的热潮愈发澎湃。10月20日,全市“587+”重点产业建圈强链暨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举行,集中展示重点产业链培育成果,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和招商引资工作。
这场会议,既是对过去工作的集中检阅,更是面向未来的再动员、再部署。今年8月,四川省印发《关于调整优化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的通知》,全省重点产业链由15条增加到17条。其中,绵阳作为主要承载地新增通信及量子科技产业链,协同发展地新增先进材料、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面对新使命、新机遇,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在原有“587”产业体系基础上新增“+”号,形成“587+”开放动态架构,推动重点产业建圈强链体系更科学、更系统、更具延展性。
会议现场,各地各有关部门亮数据、谈举措、谋突破,传递出“拼经济、强链条”的强烈信号,“抓发展就要抓产业、抓产业就要抓‘587+’”的共识持续凝聚。
中国(绵阳)科技城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
梯度培育,筑牢企业根基
市建圈强链办(市经信局)着力构建“链主牵引、梯度培育、生态协同”工作体系,以“链主—链属—新企”三级联动培育为核心,实施“育苗壮干强链” 培育计划,打造“规上、亿元、4 亿、10 亿、50 亿、100亿”与“升规—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两条梯度成长路径,推动链主与链属企业协同发展。今年1至9月,全市新增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家,九洲、长虹跻身国家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绵阳入选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改和数字化转型双试点城市。
下一步,将强化链主引领,运营好“企业之家”服务体系,聚焦项目建设,加速升规转化,扎实开展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改和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为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提供坚实产业支撑。
精准招商,汇聚产业动能
市经合局聚焦“587+”产业链精准发力,全市上下、部门之间打破界限,促进重大项目落地、产业生态集聚。组建重点产业建圈强链招商突击队,编撰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链招商拉开阵势。多部门联合对重大项目进行跟踪问效,促进更多优质项目快速落地、开工、投产、达效。 今年1至9月新签约项目139个、金额910.93亿元,创近三年新高。
下一步,将锚定重大项目、重点活动、重要措施,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冬季攻坚,加快推动出台《新时期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十条措施》,确保四季度新签约 5 亿元以上项目 35 个以上、全年共签约 120 个以上,切实为全市抓项目促投资提供坚实支撑。
科技引领,激活低空经济
科技城管委会科产二处紧扣全市发展大局,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以“快转变、深融入、强推进”的积极姿态,强基础、攻项目、优生态,通过设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培育市场运营主体,精准服务科研院所技术攻关与转化,促进技术、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推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下一步,将在破除产业技术壁垒、筑牢基础设施、拓展升级产业链、培育产业生态上持续用力,推动绵阳市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为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贡献力量。
特色突围,小县成就大产业
北川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决策部署,坚持“测试试飞+教育培训+军民融合”特色发展,强化测试认证、拓展物流航线、开通低空观光,推动产业延链补链,集聚产业链相关企业62家,1至9月实现产值30.48 亿元、同比增长19.57%。
下一步,将加快产业聚链成群,建设全国领先低空创新测试认证中心以及国家级民用低空装备中试服务平台与适航审定测试平台,确保全年低空经济产业总规模突破45亿元,同比增长17%,全力建设特色化低空产业之城。
绵阳科技城光子技术研究院,工作人员专注研究
双轮驱动,精准发力新赛道
今年以来,经开区聚焦航空电子、核医疗新赛道与能源化工优势产业精准发力,通过设立产业基金、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推进重点项目落地等举措,提升产业链集聚度,实现航空电子产值增速120%,核医疗产业稳步增长,优势产业提质增效。
下一步,将强化链主培育、加快重点项目落地、开展产业建圈强链攻坚,推动航空电子、核医疗形成规模化集群,力争全年签约5亿元及以上项目18个。
机制创新,招商攻坚突破
江油市构建“园区主导、经合协同、公司运行”新机制,锚定商业航天材料、人工智能、绿色建材等领域,突出强链条壮集群,实行重点项目周调度、群沟通和专班包保制,全力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持续擦亮全国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县品牌。今年1至9月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10个、总投资105.4亿元。
下一步,将聚焦航空航天零部件、装备制造、特殊功能材料等产业方向,力争四季度再招引签约一批项目,落实“保姆式”服务推进一批项目投产见效,让“587+”产业链在江油夯基成势,为全市大局贡献更多力量。
听汇报、看数据、谈举措,会议紧凑而充实;谋转型、话创新、促协同,绵阳建圈强链的路径越发明晰、步伐越发坚定。
从“587”到“587+”,不只是数字的叠加,更是视野的拓展、动能的升级。今年以来,绵阳把推进重点产业建圈强链作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把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作为八大行动之一摆在重要位置来抓,推动工作机制、推进模式不断完善,产业增长势头、发展指数评估取得了积极进展。
面向未来,绵阳将坚定不移推动“587+”产业体系建设,推动重点产业建圈强链由“起势”走向“成势”,为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提供坚实支撑。(记者 彭紫薇 宋德平 文/图)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