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绵阳作家祭鸿创作的长篇小说《青石纪》,于今年 4 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一经面世便引发各界关注。10 月 16 日下午,四川作家研究中心特邀市内作家、评论家代表一道,围绕该作品举办专题研讨会,深入剖析其文学价值与现实意义。
长篇小说《青石纪》以川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为宏大叙事背景,聚焦山区森林资源及珍稀野生动物保护主题,讲述了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生态守护故事。作品以一起大熊猫猎杀案的侦破进程为叙事脉络贯穿全篇,从多视角立体呈现了山区基层干部、普通村民、猎户等不同群体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与守护行动。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与会作家、评论家就《青石纪》的叙事结构、人物塑造、语言风格、人文关怀与生态思考等维度展开深入探讨。作家、诗人马培松评价道,作品通过多时空交织的叙事手法,让读者得以 “回过头来观察走过的路”,深刻反思 “发展” 进程背后潜藏的文化断裂与精神代价;同时,这部作品也让大众清晰看到,“文学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理想的守望者”。
评论家杨荣宏认为,《青石纪》的故事极具可读性,字里行间充盈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能快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诗人、评论家李资富则指出,作品借助多重叙事形成的张力,巧妙实现了自然和解、人性救赎与时代精神困境突围的主题表达。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作品对生态保护与人文关怀的双重聚焦,是作家对土地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深情奉献。正如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对该书的评价:“《青石纪》是一部对土地和人都满怀敬意的作品。”
据悉,作者祭鸿本名任继红,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绵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其作品广泛发表于《延河》《红岩》《星星》《大地文学》《四川文学》《中国艺术报》等全国知名报刊,已出版小说集《婚誓》、散文集《落不定的尘埃》等著作。(记者 张登军)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