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三台:生态甲鱼游出致富路
发稿时间:2025-10-16 08:34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近日,记者走进三台县刘营镇青绿源家庭农场的标准化养殖区看到,一排排规划整齐的养殖池错落有致,工人们正忙着将解冻后的鲜鱼投入池中,水面上漾起层层涟漪。

工人赖林兴展示养殖的甲鱼

  青绿源家庭农场

  ●自2015年开始从事甲鱼养殖,占地30余亩,坚持“仿野生、零添加”的生态养殖路径

  近日,记者走进三台县刘营镇青绿源家庭农场的标准化养殖区看到,一排排规划整齐的养殖池错落有致,工人们正忙着将解冻后的鲜鱼投入池中,水面上漾起层层涟漪。

  “你看这只甲鱼,背甲光滑、裙边厚实,足有4斤多重。炖汤胶质丰富,红烧肉质鲜嫩,可以捞起来供应给酒店了。”工人赖林兴抓起一只活力十足的甲鱼向记者介绍道。

  这片占地30余亩的农场自2015年开始从事甲鱼养殖。与传统的高密度养殖模式不同,农场始终坚持“仿野生、零添加”的生态养殖路径。“我们模拟自然环境,在池中混养鲢鱼、草鱼、鲫鱼来净化水质。甲鱼以周边养殖户的缺氧鲜鱼为食,饮用的是从深井抽取的活水,每15天换水一次,确保水体清澈。”农场负责人郭伟详细解释道。

  这种“慢工出细活”的养殖方式,使得甲鱼的生长周期延长至3年以上,但换来的是更加紧实的肉质和更高的营养价值。“目前池中约有1万只甲鱼,主要面向零售市场,不进行大批量销售,重点供应大型酒店与餐饮机构。”郭伟算了一笔账:每年售出700多只甲鱼,年收入可达近50万元。

  青绿源家庭农场标准化养殖区,养殖池错落有致。

  生态甲鱼养殖带来的辐射效应远不止于养殖池。据了解,农场每年从周边养殖户采购约10万余元的“饲料鱼”,既帮助解决了他们的销路问题,也降低了自身的养殖成本。养殖池的排水可用于周边农田灌溉,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农场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我在这里工作两年了,既能在家门口挣钱,还能兼顾家庭。”工人赖林兴一边清理养殖池一边笑着说,“现在种地加上基地务工,收入很不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

  “甲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多种矿物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全身皆可入药,深受市场和消费者的喜爱。”家庭农场负责人郭伟表示,未来将继续扩大甲鱼养殖规模,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让更多人看到甲鱼产业的广阔前景。他也希望通过产业示范,带动更多村民参与进来,共同让这“小甲鱼”游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卢小妹 记者 刘凤君 文/图)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