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绵阳“工业企业全覆盖‘一线纾困’专项行动”案例入选工信部“强化企业服务提升减负成效”典型案例,并在全国推广;
2024年12月16日,赛迪四川发布“2024镇域投资竞争力500强暨中部100强、西部100强”研究报告。其中,2024镇域投资竞争力500强,绵阳5地上榜,2024镇域投资竞争力西部100强,绵阳10地上榜,是四川上榜数量最多的地市州;
2024年12月21日,全省首个农民住房财产权保证信贷产品“绵州农房增信贷”授信额度突破100亿元;
……
2024年,绵阳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创新开展和推动一系列改革措施,多项改革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
开展创新“微改革” 多项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
投资竞争力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强劲竞争力的背后,离不开绵阳的“微改革”。
2022年,绵阳创新开展乡镇抓产业促推高质量发展激励试点,以财政金融支持、搭建平台、培育市场主体、人才引育等举措支持试点乡镇发展,以点带面发展壮大镇域经济,促推城乡融合、乡村全面振兴,经过两年多推动,成效明显。
立足乡镇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实际,绵阳将试点乡镇分为工业、农业、文旅、商贸四类,通过建设小微工业园、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商业集聚区等方式分类施策,大力发展乡镇特色优势产业,将以镇域经济为主要引擎夯实底部发展支撑的试点工作全面铺开。
据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永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廖金介绍,试点以来,永兴镇因地制宜,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集中发展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2024镇域投资竞争力500强暨中部100强、西部100强”榜单中取得双第一的优异成绩。
不仅如此,涪城区青义镇主打科技创新,创新采用“使用权回收+集体经营”模式打造“鸿儒·乡里”创新中心,推动科技创新项目落地;梓潼县文昌镇紧盯文旅类主导试点乡镇发展定位,建成“状元第”文化旅游特色街区、文昌公园等文旅项目;三台县芦溪镇建成“绿溪优食谷产业园”,在健康食品产业方面优势凸显……以区位优势起步,靠产业活力加速,一个个乡镇正在高质量改革发展的路上跃马奔腾。
“微改革”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绵州农房增信贷”等创新产品的推出,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乡村经济发展。
据中国农业银行绵阳分行副行长孙倩介绍,“绵州农房增信贷”自推出以来,按照“农房+产业”模式,中国农业银行绵阳分行不断丰富产品供给,已打造出三台麦冬、江油附子、安州猕猴桃、平武黄连等多个产业融资场景,为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额度高、利率低、针对性强的融资服务。截至2024年12月21日,“绵州农房增信贷”已授信农户6.3万余户,授信额度103亿余元。
《四川绵阳市实施“双优”工程“双优”计划促进基础教育公平优质均衡发展》在全省推广;绵阳市构建“四大体系”,打造全国首个职业能力建设创新改革先行区;创新推出“零工市场”项目,进一步拓宽劳动者就业渠道……点点星光,汇聚星河,绵阳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有序铺开。
增强改革“牵引力” 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牵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今年经济工作时强调,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对标“任务书”、细化“施工图”。市委八届九次全会提出,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出更多具有绵阳特色的原创性差异化改革举措,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建成新时代西部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抓落实,行动要快,看准了就抓紧干。市经合局局长朱谊表示,全会提出提升开放平台能级、推动外贸外资增量提质,多处提到创新招商引资思路、举措和办法,发出了改革突破的动员令,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指明了方向,将紧盯新质生产力促建圈强链、高能级平台促进资源有效嫁接、高质量发展促实物量生成、市场化招商促改革创新落地,构建高水平招商引资新格局。(记者 唐甜 蒋成林)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