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泥塑创作
岩彩画社团的学生正在练习画画
闪光点
秉持“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积极探索特色课程建设,构建起“1”+“1+N”课后服务课程体系,为学生搭建起全面发展的成长平台
□安州融媒记者 安峥 文/图
6月20日,阳光透过安州区沙汀实验小学艺术楼的窗户,洒在泥塑教室里。在这里,孩子们的指尖与陶土亲密对话,通过搓、揉、捏、切等泥塑手法,让古老的陶艺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沙汀实验小学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将艺术教育作为学校特色,持续深化美育工作改革创新,发挥艺术教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功能,助力学生在审美体验与文化浸润中茁壮成长。
走进艺术楼,各个社团教室热闹非凡。国画、剪纸、岩彩画、泥塑、黏土等社团里,孩子们化身小艺术家,尽情释放创作热情。岩彩画社团的墙壁上,一幅幅敦煌主题画作辉煌大气;剪纸社团内,以安州环山环湖自行车赛为主题的作品童趣盎然,展示了本土特色;在黏土社团,24节气系列作品创意十足,兼具文化底蕴与艺术美感。
走进泥塑社团,指导老师刘洪铄正耐心讲解揉泥、塑形、雕刻纹理等泥塑传统技法。孩子们全神贯注,在实践中感受色彩魅力,掌握搓、揉、捏、切等技艺。学生陈果围绕安州本土文化特色创作的“安州12时辰”主题作品,将安州米粉、特色烧烤、大熊猫、盖碗茶等元素巧妙融入其中,让人眼前一亮。
“看似普通的泥巴,经过孩子们的巧手塑造、刻画、上釉、烧制,最终变成精美的泥塑作品。泥塑不仅展示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更增强了自豪感与成就感。”刘洪铄说道。
该校校长高晓庆介绍,学校在国家课程基础上,依托课后服务,开设了泥塑、黏土、国画等10多个美术社团。其中,泥塑社团以安州花庙土陶为载体,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生活场景融入创作中,在泥塑创作中,增强对民族和地方文化的认同感。
近年来,为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安州区沙汀实验小学积极探索特色课程建设,构建起“1”+“1+N”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开设百余个社团课程,涵盖“以茶育美”美术特色、“活力无限”体育运动、“绚彩童年”才艺培养、“趣味生活”兴趣拓展、“活学活创”学科延伸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搭建起全面发展的成长平台,成为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打造健康活力校园的重要引擎。其中,美术社团发展尤为亮眼,泥塑、国画、剪纸等多元艺术形式多点开花,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更传承了传统文化。凭借丰硕的美育成果,2020年该校获评“绵阳市美术特色学校”,彰显出艺术特色教育的卓越成效。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