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年味
发稿时间:2025-01-19 10:18   来源: 绵阳日报

  □李帅(游仙)

  春节,悄无声息地降临。不知从何时起,随着自己下巴的胡须一茬又一茬地生长,对年的期待越来越少。然而,小时候的年味,却依然鲜活真切地留存在记忆深处。

  在我的家乡,一进入腊月,家家户户便开始张罗着熏制腊肉、灌制香肠,这拉开了过年的序幕。腊月二十之后,年味愈发浓郁,大家纷纷开始置办年货。紧接着,便是除旧布新的大扫除。邻里之间仿佛心有灵犀,总会在某一天集中行动。这时,隔壁家的长辈总会用VCD播放着《好运来》之类欢快的流行音乐,在那愉悦的旋律中,大家干劲十足地忙碌着,为新年的到来营造出热闹的氛围。大扫除结束,乡邻们便会在自家大门上贴上红纸黑字的春联或福字,这意味着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即将来临。

  临近大年三十的那几天,奶奶总会把同一句话挂在嘴边:“小心点,大年三十就要来了,磕着碰着,这年可就过不好啦。”这时,爷爷会给我一些零花钱,催着我去理发,图个在新的一年里“从头开始”的好彩头。可我拿到钱的第一时间,总是跑去集市,买一把玩具枪或者几支零散的烟花,然后约上小伙伴们,围着村子到处转悠,说是要打鸟。可我们总是“雷声大,雨点小”,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出发,最后却总是扫兴而归,一只鸟也没打到过。有时候,我们也会三五成群地相约去河边“炸鱼”。就是点燃小鞭炮扔到水里,让它爆炸。可冬日的河流基本干涸,水流很小,也没什么鱼活动,结果自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一条鱼也没炸起来。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一向忙碌的父母会早早结束工作,爷爷上午就会生起温暖的火炉,一整天都在为年夜饭忙碌。而我则在邻里间和小伙伴们互相串门,玩捉迷藏,偶尔看到哪家来了客人,还会跑去凑凑热闹。玩累了,我就坐在饭桌旁,一遍又一遍地问爷爷什么时候开饭。记得那时的年夜饭,是一年中最香、最令人难忘的。开饭前,必定要先祭祖。之后,一家五口整整齐齐地围坐在圆桌旁,中间煮着热气腾腾的火锅鱼,四周摆满了腊肉、凉拌鸡等家常菜。听着家人欢声笑语,谈论着各种趣事,我则埋头大吃,尽情享受美味。吃完饭后,我会和父亲一起放烟花,然后陪着家人看春晚。

  按照家乡的习俗,大年初一要早起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随后,一家人会去庙里烧香,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遂。初二开始,就可以走亲访友去拜年了。拜年的时候,是我最高兴的时刻。因为可以见到许久未见的堂表兄妹,我们毫无保留地分享着彼此的趣事,除了学习,几乎什么话题都会聊。聊完之后,我们还会相约去爬山,到河边捡奇石,或者趁着初春的暖风,到田野间放风筝。大人们也不闲着,父母与长辈们聚在一起,聊聊家长里短,偶尔也会关心一下我们的成长。当然,这几天美食和红包肯定少不了。所以,每到过年,我就成了最“阔绰”的人。

  时光如流水,昼夜不停。年轮又碾过了一圈。如今,很多人都觉得年味淡了。其实,年味就是儿时的童趣、烟火气和人情味。只是随着我国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越来越便利,很多事情不用再集中到年底去做,人们对新一年的期待感也越来越低,那些我们熟悉的“年味”也就渐渐淡去了。但儿时的年味,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心底最温暖的回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