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梓潼
【梓潼】做“热”文化 做“火”旅游 做“强”产业
发稿时间:2023-08-30 08:41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近年来,梓潼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目的地,深入实施A级景区培育、精品线路拓展、全域旅游示范“三大工程”,大力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文化影响力、旅游吸引力、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原标题:深入实施A级景区培育、精品线路拓展、全域旅游示范“三大工程”

  梓潼:做“热”文化 做“火”旅游 做“强”产业

 

  两弹城景区

  《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近日公布,梓潼上榜“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近年来,梓潼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目的地,深入实施A级景区培育、精品线路拓展、全域旅游示范“三大工程”,大力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文化影响力、旅游吸引力、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持续升温 叫响做强红色旅游

  这个暑期,大江南北的学生陆续来到位于梓潼县的两弹城景区,踏上国防科工红色之旅,近距离感受老一辈科学家做民族脊梁、铸国防基石的爱国奋斗精神,凝聚起“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磅礴力量。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两弹城”作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邓稼先、王淦昌等“两弹一星”元勋、2万余名科研工作者在这里锻造了国之重器,铸就了“两弹一星”精神。这里有全国保存最完好的229幢三线建设遗址群,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在这里,可以感悟老一辈科学家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在这里,可以重温那个特殊年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激情岁月;在这里,可以问初心淬党性,接受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精神洗礼。

  “两弹城”作为“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承载地,前来接受红色洗礼,学习国防知识的全国各地游客络绎不绝,红色旅游持续升温。据统计,今年1-7月,“两弹城”研学旅行共接待全国中小学生及团队306批次、17.9万余人次。

  今年以来,梓潼县在红色旅游中以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为核心,以探秘“两弹一星”真迹,追寻“两弹一星”历史,聆听“两弹一星”故事,感悟“两弹一星”伟业,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为特色线路,持续叫响做强“祈福七曲山励志两弹城”文旅IP。

  潼江印象民宿

  深耕品牌 推动产业深度融合

  为更好传承红色精神,梓潼通过实施“文化+”战略,助推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2022年开始创作“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英雄丰碑系列情景剧,推动舞台剧《隐形的丰碑》、《三份手稿》,大型话剧《国魂》等优秀剧目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先后在北京、西安、重庆、成都、绵阳等地成功出演100余场,观众总人数超过5万人次。深化了“两弹一星”红色文化在各个群体中的影响,有力地传承弘扬了“两弹一星”精神,激发了爱国热情、增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走进古蜀道,了解翠云廊。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七曲山风景区特有“古建筑、古文化、古柏林、古蜀道”的旅游业态,受到越来越多游客追捧。近年来,梓潼依托翠云廊沿线孕育的丰富历史人文资源,通过当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蜀道故事,做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研学旅游、蜀道旅游,越来越多当地群众享受到旅游经济带来的实惠。

  在深耕品牌建设上,梓潼依托深厚的文昌文化、三国文化、汉唐文化、两弹一星红色文化等文旅资源,擦亮梓潼文旅名片,充分发挥梓潼文旅宣传品牌效应。“两弹一星”红色经典旅游景区项目、民俗文化创意园、状元第文化旅游特色街区等一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相继建设或投入使用,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航天科技馆、两弹城博物馆,积极争创中国两弹城博物馆。“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办学成效显著,被中组部纳入全国首批《省(部)级党委(党组)批准的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备案目录》。去年,两弹城景区获得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殊荣,七曲山风景区成功创建四川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潼江河谷生态旅游

  梯次培育 构建文旅发展新框架

  如今,梓潼有序推进七曲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稳步推进潼江河谷、许州天宝蜜柚博览园、卧龙山等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成功打造梓潼县鸭鹤岩景区、梓潼县文昌艺术部落景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基本形成A级景区梯次培育格局。同时,梓潼积极拓展乡村旅游节点,今年先后举办鸭鹤岩油菜花节、石牛桃花节、长卿龙虾啤酒美食文化旅游节等活动。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县A级收费景区接待游客83.54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6983.70万元;全县乡村旅游收入达9746.22万元,吸引游客74.67万人次。

  梓潼县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开展以“两弹城”为依托创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着力打造“汉江韵”文旅产业发展综合体建设。加强文物保护开发利用,以建设全省乡村石窟文化公园为契机,将卧龙山历史文化遗迹建成乡村旅游新载体。强化旅游与公共文化服务深度融合,逐步探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美术展览、艺术表演、读书活动、公益讲座等公共文化活动引进旅游活动空间,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深入拓展“文旅+”工作思路,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按照“五区八园三步走”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农业八大主题公园建设。进一步加强旅游消费市场培育,年内组织文旅专场推介活动4场次以上,培育规上文旅企业1家,新建乡村特色民宿5家、星级农家乐4家以上。

  梓潼将以文塑旅抓好全域旅游示范创建,以旅彰文深挖活化文化文物资源,文旅共生助推文旅产业广泛融合,文旅共建促进文旅市场繁荣回暖。

  (彭灏 谢金玲 绵报融媒记者 刘晓东 文/图)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