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社论: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稿时间:2023-07-21 08:30   来源: 绵阳日报

  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是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新时代新征程绵阳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绵阳市委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对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行了系统部署。全市上下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在建设具有绵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强则经济强。新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大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战略部署。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对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安排。绵阳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和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时代使命,市委以全会形式专题研究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重大问题,紧跟时代要求、符合绵阳实际。我们必须将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摆在前所未有的位置,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谋划和推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重组、供应链重塑、价值链重构不断深化,既为产业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带来重大机遇,也对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带来严峻挑战。为顺应发展新形势、把握发展主动权,我们必须主动作为、顺势而为,加快建设服务国省全局、具有绵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塑造未来竞争新优势。从现实需要看,实施产业强市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我们必须坚持产业强市不动摇,把坚守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市之要,持续做强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支撑,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突出工业当先、制造为重,大力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加快形成现代化工业发展新格局。绵阳是一座靠工业起家的城市,发展到今天已有一定的基础,电子信息、先进材料、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四大产业基础雄厚、优势明显。但绵阳工业仍整体处于工业“2.0”向工业“3.0”的过渡阶段,全市工业化仍处于由中期向中后期转型推进的关键阶段,工业总量与四川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不相符。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迫切需要突出发挥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大力实施四大主导产业提质倍增工程、实施八大新赛道产业集群成链工程,推动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两翼齐飞”,让工业真正扛起大旗、挑起大梁。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还要在产业融合、市场主体、园区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下功夫。融合发展是提升产业体系整体效能的必然要求。要加快制造业数字转型、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发挥产业融合乘数效应。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要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统筹推进三次产业市场主体培育发展,支持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上中下游企业协同、内外资企业共生共赢的发展格局。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要深入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推动园区提质增效,加快特色园区建设,持续推进企业满园,以园区为载体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以园区高质量发展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要从推动科技协同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强化教育人才支撑等方面入手,高效整合各类创新要素,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高水平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要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五大行动”,打响“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品牌,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完善产业治理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全局所系、大势所趋、现实所需。全市各地各部门要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全会各项决策部署转化为发展谋划、细化为落实机制、实化为具体项目,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不断开创绵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奋力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