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6月13日,绵阳市安州区光伏产业园高效单晶太阳能电池智能制造工厂项目丝网印刷车间内,工人们身着防尘服正在紧张操作,一块块光伏电池片随着自动化生产设备流向下一道工序。
“自去年10月开工建设以来,项目进度不断刷新,214天即实现首片电池下线。”日前,随着高效单晶太阳能电池智能制造工厂项目一期第一条生产线建成,首片“绵阳造”光伏电池片已正式下线。这个以“飞”一般速度进展的项目,展现了安州区在“新赛道”上发力的决心。
一个地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强有力支撑,发展新能源光伏产业,正是安州区工业实现“换道超车”的关键举措。
近年来,安州区立足自身产业布局和新能源发展机遇,坚持“双碳”引领、主业做强、特色做优、链条做长,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布局光伏新能源产业“从无到有”再到“集聚成链”,率先在四川省蹚出一条以“县级城投并购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反投项目”为一体的招商新路。
“我们坚持以国省战略指向标定发展方向,抢抓新能源引领产业加速变革契机,推进制造业绿色化,抢先布局新能源‘风口’产业。”安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邀请专业咨询公司、专家学者等对安州区发展新能源产业开展评估论证后,安州借力绵阿产业园电价优势,结合产业发展基础及区位条件,锚定了新能源光伏产业“新赛道”。
2022年,百亿级光伏产业园项目落户安州。作为2022年绵阳市引进的7个百亿级制造业项目之一,光伏产业园项目确定了在安州建设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超级光伏组件工厂。该项目一期占地320亩,将建设高效N型电池生产线,为安州新能源产业再添强劲引擎。
“智能工厂技术水平、电池转化效率、产品良率等力争进入行业内第一梯队,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绵阳炘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坤告诉记者,整个项目正逐步实现批量生产和市场销售,目前南区4GW的8条生产线设备定位调试完成率达100%,3条大线已经逐步投产,预计8月底可以完成满产;北区5GW共10条大线,设备到厂定位已经完成3条大线,预计北区在10月底前完成满产。
先进的生产技术、精湛的产品工艺、高端的生产设备,凭借这样的“硬实力”,下游相关龙头企业已与绵阳炘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框架协议,预定了公司未来超5GW的电池片产能。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20亿元。
“新赛道”上奔赴“新征程”。作为绵阳市光储产业发展重点区域,通过积极对接,目前安州区已引进了一批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并开展深度合作,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接下来,安州区将进一步整合产、学、研、企优质资源,精准解决产业链发展中的难点堵点断点,加快推动光伏全产业链“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重点发展拉晶、切片、电池片、光伏组件及储能产业。力争到2025年,光储产业上下游配套基本齐备,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到2027年,产业发展质效全面提升,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建成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光储产业新高地。
(绵报融媒记者 安峥/文 杜康/图)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