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梓潼
【梓潼】绿色"打底"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发稿时间:2023-10-25 08:19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生态环境部官方网站近日公示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拟命名名单,梓潼县入选全国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文昌公园

  生态停车场

  生态能源

  自然和谐

  七曲山景区天蓝树绿

  生态环境部官方网站近日公示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拟命名名单,梓潼县入选全国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近年来,梓潼县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禀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力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袁小龙 范立枢 绵报融媒记者 刘晓东 文/图

  独特魅力 绘就全域生态美丽新画卷

  “三百里程十万树”,92.1万亩林地勾勒出的绵长生态线,43.88%的森林覆盖率,是绿色梓潼最生动的诠释。

  “古柏参天合,人行翠幄中”。梓潼作为翠云廊的起点,境内有全国最大的纯古柏林,1万余株古柏蔚然深秀,2300余年树龄的古柏王,苍劲如龙,被誉为“古柏大观园”“森林化石”“天然氧吧”,彰显出独特的生态魅力。

  梓潼保护环境意识由来已久,历代县令“数树交印”传统成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最早实践。近年来,梓潼创新森林管护机制,建立了“林长制”,从县委书记、县长到每一名村干部,都有严格的责任制,从县级部门到乡镇,再到村社,以“林长制”促“林长治”,常态化开展森林防火与森林资源管护的排查和整治工作。

  同时,还通过“人工普查+科学技术”“官方力量+民间力量”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古树名木清查,建立古树名木管理信息系统和动态监测体系,对全县古树名木实施“一树一证”、统一挂牌保护。挂牌内容包括古树县级编码、科属、树龄、类别、保护等级等信息,给每棵古树名木生成二维码“身份证”,通过手机“扫一扫”就能知道它们的基本信息。

  防治并重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犹如分母与分子密不可分。近年来,梓潼坚持双向发力,持续在分子上做减法、努力在分母上做加法。

  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上,梓潼严格落实翠云廊自然保护区优化调整,确保核心区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扎实推进环保信息化建设,优化调整大气、水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和声功能区,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络和“数字环保”体系。从林长制,到河长制和路长制,构建起“群防群治、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工作机制,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管得住、管得好、抓得实。

  全面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减排、压煤、抑尘、控秸、治车”五大工程,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以上。扎实打好“碧水”保卫战,全县9条河流、169座水库、1条武引干渠实现监管全覆盖,地表水、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100%,出境断面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达标率100%。

  2022年,梓潼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96.4%,改善率全市第一,PM2.5改善率全市第一。在2022年发布的四川省生态康养旅游区(县)养生度、生态康养指数排行中,梓潼排名全省第一。

  民生福祉 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新活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梓潼围绕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布局,加快县、乡镇、村三级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生态自然的美丽乡村新面貌正逐步绘就。

  近三年来,梓潼城建投资32.32亿元,新改建文昌大道、幸福路、蜀道路等城市道路13.5公里,完成崇文广场改造提升,建成文昌公园一二期、崇文湖。完成城区老旧燃气管道改造12公里,棚户区改造942户、老旧小区治理63个。启用智慧停车系统,新增机动车位3300个,新改建城市停车场7个,有效解决城区拥堵和停车难题。打造西崖街、无量路、滨河路等特色街区,新增城市节点景观、街头公园3处,城市绿地率达32.08%,绿化覆盖率达37%,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26平方米/人,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大幅提升,生态宜居初显成效。

  同时通过实施生态细胞工程建设,梓潼先后建成生态村112个、生态乡镇14个、生态家园1000余个,绿色学校、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共30余个,2022年成功创建为第二批省级生态县。

  国家AAAA级景区2个、国家AAA级景区2个,潼江河谷“九曲田园”农业主题公园、全省首个林长制主题公园,七曲山森林康养、观山云居康养……近年来,梓潼不断推动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蜀道旅游、多彩乡村休闲、康养旅游,越来越多当地群众享受到生态康养旅游经济带来的实惠。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