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报融媒记者 文宇
安全与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围绕“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展开热议,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添砖加瓦”。
焦点话题
2023年,我市将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精彩回放
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压实四方责任,健全完善疫情防控指挥调度体系,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下好先手棋,做好底数摸排、医疗物资储备、医护力量配置优化,着力保健康、防重症。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曝光、大整治”行动,牢固树立“防胜于救”理念,强化人防、物防、技防联动,落实防汛减灾、森林草原防灭火包保机制,跨区域联防联控能力不断提升。
代表委员热议
在任晓军委员看来,基层社会治理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也是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两会期间,他带来了一个新词:工业社区。
“我市园区,尤其是县级园区,大多还存在强产业、弱配套的现象。”任晓军说。为此,他提出,要通过工业社区党支部牵引,让社区从简单为企业职工衣食住行提供服务的“配角”,变成盘活园区资源、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主角”之一。
任晓军表示,要把工业社区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园区服务质量、细化服务举措、强化服务实效的重要抓手,为企业“梯次”提供精准服务,并围绕职工成长、生活服务等领域,落实职工医疗、福利保险、权益维护、教育培训等服务事项,让社区化的生产生活环境,成为园区企业招聘、留人的一大亮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进行总结和强调,充分体现了全市对推动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和水平,推进更高水平平安绵阳建设的高度重视。”赵显福代表说。
总结的是成绩,但不能站在成绩上“睡大觉”。接下来,该怎么做?
赵显福认为,要以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合格城市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我市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最大限度释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体制机制效能,让经过多年探索创新的社会治理经验做法汇聚成我市强大的社会治理力量。
“社会治理是否有效,最终会体现在群众的安全感上。”赵显福说,下一步,还应该始终保持对突出违法犯罪高压严惩态势,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新型违法犯罪,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2022年12月27日,平武县召开“万名群众进城镇”动员大会,标志着平武“万名群众进城镇”工程步入全面启动阶段。
在姜坤代表看来,实施“万名群众进城镇”工程既能改善居住条件、安全系数,又能减少生态脆弱性和地质灾害风险发生的概率,还将有力巩固生态优势,守护好这一片绿水青山。姜坤说:“要从根源解决山洪泥石流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威胁,最大限度降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万民群众进城镇这一载体,将对我们加快构建行之有效的防汛减灾体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2年,我市启动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在贺强华委员看来,这场“大战”,是绵阳的“一键美颜”,也是社会治理、打造优质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其中,垃圾的科学有效处理是重点。为此,他建议,加大垃圾收运统筹和转运的力度,没有建垃圾发电站的县域,可以考虑把垃圾统筹起来转运至有垃圾发电站的县,解决垃圾发电站资源匹配问题,实现垃圾良性处理。
编辑:李志 校对:郭成 审核:刘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