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隆重开幕,“代表委员通道”第二场委员通道也在当天下午开启,6名政协委员接受媒体集中采访,分别围绕先进材料、成果转化、产业发展、成渝消费副中心、文旅发展和中医药传承创新等方面,积极为绵阳发展建言献策。
□绵报融媒记者 赵利宾 文婷/文 陈冬冬/图
打造精品民宿走廊推动文化旅游发展
银美 市政协委员、平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记者:九绵高速和广平高速平武段通车,结束了平武不通高速的历史。请问,你认为平武该如何抢抓这一机遇,推动白马文化、乃至平武文旅产业走出去?
银美:九绵高速和广平高速通车后,将从根本上改善平武老百姓的出行问题,拉近大山与城区的时空距离,让山区老百姓更好地“走出去”,让游客和产业项目更好地“引进来”。
作为市政协委员,我呼吁平武要继续围绕“百村·千宿·万人业”精品民宿产业发展思路,进一步打造百里精品民宿走廊,开设民宿产业审批绿色通道,强化“保姆式”服务,建立民宿产业发展基金和配套资金,推动白马文化特色精品民宿集群和康养度假产业发展。同时充分挖掘白马藏族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持续开展白马文化传承发展专项行动;培育引导旅游民宿连点串线,把民宿产业打造成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富民产业,推动平武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补链引链强链打造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梁倩倩 市政协委员、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
记者:先进材料是绵阳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东材集团作为龙头企业,能否介绍一下东材集团去年的成绩单?在推动先进材料产业发展上有什么好的建议?
梁倩倩:作为绵阳先进材料产业的链主企业,充分依托公司拥有的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大力推动先进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2022年,东材科技先进材料的占比超过了70%,多个板块已跻身国内头部产业。
作为市政协委员,在推动绵阳先进材料产业发展方面,我主要有两点建议。一是完善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以区域龙头企业为核心辐射周边产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体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同时根据区域企业的短板进行有效的补足,通过补链引链强链,打造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二是构建完善的人才生态圈,要充分利用绵阳作为成渝副中心的影响力,多渠道多方位加大对绵阳市“人才十条”的宣传力度,并不断充分完善人才福利和服务体系,切实解决人才驻根绵阳的后顾之忧,为先进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集聚两用科技资源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
陈俊岗 市政协委员、四川中科融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记者: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和四川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作为绵阳科技创新平台,已在成渝地区多地布点建设分中心、工作站,下一步,在成渝地区将如何发挥联动作用?
陈俊岗:作为国家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和四川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的市场化运营主体,我们积极融入成渝绵地区创新金三角建设发展。
先后在成都、重庆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并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协同创新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2022年度两个平台专业化服务的科技型企业超过2000家。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耕集聚两用科技资源,力争用市场化、专业化、体系化的服务,转化孵化一批硬科技项目,并为地方科技型企业不断配置来自于高技术单位的创新资源,以绵阳丰富的两用科技资源为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助力。
实施“四名”战略建设省区域中医医疗中心
赵平武 市政协委员、绵阳市中医医院院长
记者:最近召开的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要打造成渝教育文化医疗副中心,绵阳中医药资源丰富,你认为绵阳应该如何用好这一优势,在传承与创新方面发力?
赵平武: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全面打造成渝教育文化医疗副中心,绵阳中医药资源丰富,潜力巨大,要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应通过实施“四名”战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坚持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办名医院。绵阳市中医医院应瞄准建设四川省区域中医医疗中心目标,把医院办成中医特色突出、现代技术过硬、人文服务一流、医院管理精细的名医院;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办名专科,投入更多资源,打造中医药重点专科集群;强化中医药骨干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名中医,大力推进中医药荣誉体系建设、骨干人才培训等积极措施,建设良好的人才培养生态圈;推广中药制剂研发应用,制名中药。绵阳道地药材享誉全国,中医医院应大力推广研发院内制剂和协定处方,让老百姓“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
做强“镇园之宝”塑造产业优势支撑园区发展
梁勇市政协委员、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记者:今年绵阳引进了7个百亿级制造业项目,其中高新区有2个,产业发展势头足。我们了解到,这些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源于绵阳大力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请问,这项行动对于绵阳推动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副中心有哪些重要意义?
梁勇: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为引领,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按照“做大园区产业规模,做强园区‘镇园之宝’,做优园区发展环境”的工作思路,去年引进了艾克森新能源和巨星稀土永磁两个百亿级产业项目。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新的“镇园之宝”,集聚新能源和磁性材料两大科技创新型产业集群,高新区“三主两特”的产业优势将更加明显,不仅为高新区“奋战‘十四五’,挺进30强”提供了强有力产业支撑,也将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贡献园区力量。
创新合作模式助力建设成渝消费副中心
熊映平 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副主席、四川家福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记者:请问家福来作为本土零售业的领军企业,绵阳在建设成渝消费副中心的优势在哪?家福来将如何发挥引领作用?
熊映平:绵阳是我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支点城市,位于成都、重庆、西安“西三角”的腹心地带,是西部重要交通枢纽。家福来将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是“走出去,请进来”计划。通过长期与长虹、美菱等行业相关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做好成渝基本盘的同时,建设全国销售服务网络。加强与世界知名品牌合作,以中国家电协会、四川家电协会的平台力量,争取更多行业资源助力绵阳行业发展。其次,家福来现有三种形态的门店近百家,今年将加快布局,建立覆盖成渝地区的销售与服务网络。第三,家福来将通过推动企业互访、联合促销、资源整合等形式,联合打造城市级生态合作新模式,增强绵阳零售业核心竞争力,助力建设成渝消费副中心。
编辑:李志 校对:郭成 审核:刘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