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2023年绵阳“两会”特别报道 > 正文
大力实施“五市战略” 全市经济发展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提质良好态势
发稿时间: 2023-01-04 09:47    来源: 绵阳日报

  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坚定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和“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大力实施“五市战略”,推动全市经济发展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提质良好态势。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600亿元,增长5%左右、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7%,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一年来,我们扛牢使命服务国防、创新发展,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建设迈步起航。

  ●科技城战略地位更加强化

  国家出台专项政策支持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科技创新先行区、批复绵阳科技城“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入围科技部新一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排名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百强榜第20位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7.15%、保持全国城市前列

  ●战略科技力量显著增强

  在绵科研院所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建设航空动力科技创新中心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相继建成并加快壮大

  新增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7家

  ●创新主体持续壮大

  高新技术企业净增180家、总数突破700家

  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超过2440亿元、增长5%

  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近2000家

  长虹、九洲入围中国企业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榜

  ●创新要素加速集聚

  “云上大学城”入驻知名高校20所,“云上科技城”加快成势

  院士(专家)小镇加快筹建,科创基金小镇建成投运

  出台“人才十条”,设立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已兑付1.6亿元

  全年引进人才1.8万余名

  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的地级市

  一年来,我们突出高质量发展大抓产业、做优载体,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完善。

  ●制造业加快优化升级

  大力开展“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出台“园区十条”,入园规上工业企业超过850家

  高新区入围全国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工作获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

  ●现代服务业稳中提质

  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20家、限上商贸流通企业180家

  6个项目、10家企业、10个品牌入选省服务业“三百工程”

  出台“金融十条”,预计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规模突破万亿大关,存贷比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实施“三品”工程,建成高标准农田34.09万亩,粮食总产量46.74亿斤,出栏生猪370万头以上

  建成国家区域生猪种业创新中心培育国省级种业产业园区3个

  安州、三台、梓潼入选第三批国家级制种大县

  ●数字绵阳蓄势发力主城区、主要城镇实现5G网络全覆盖排名全国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第46位天府数字经济指数排名全省第2位

  ●投资拉动更加强劲

  出台“投资十条”,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增速均在20%以上

  有望连续4个季度进入省重点项目推进和投资运行“双红榜”

  九绵高速平武至白马段、广平高速平武高村至古城段、德遂高速建成通车

  南郊机场T2航站楼建成投用

  345个省市重点项目超年度投资进度20个百分点以上

  ●消费韧性充分体现

  出台“促消费13条”

  获批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

  北川巴拿恰商业街入选全国非遗旅游街区

  平武荣获省县域生态旅游目的地称号

  一年来,我们蹄疾步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活力不断迸发。

  ●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

  69项国省年度改革任务全面完成,30余项改革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

  成功揭榜4项国家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任务,居全省第1位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基本完成

  ●开放合作成效明显

  赴厦门、东莞、苏州开展“三推”活动,签约项目金额近1000亿元,销售产品金额超40亿元

  出台“招商十条”,引进百亿级制造业项目7个、创历史新高

  高水平举办第十届科博会

  绵遂内铁路(绵遂段)启动建设

  ●营商环境明显改善

  常态化开展“面对面听取意见、实打实解决问题”活动,解决企业诉求2000余个

  创新成立“稳经济政策落实办公室”为市场主体减免缓税费超过200亿元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居第2位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统筹全域、协调发展,城乡发展更加均衡。

  ●城市品质持续提升

  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每季度评选“十佳十差乡镇(街道)”,城乡环境基本实现清清爽爽、干干净净

  机场东路、飞云大道等9条城市道路完成改造提升

  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339个、棚户区改造524套,既有住宅增设电梯330部

  ●县域实力不断增强涪城排名全国百强区第63位涪城、江油入选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县(区)游仙、三台入选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平武入选第二批省级传统村落保护连片示范县

  ●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全面消除年收入3万元以下的薄弱村

  3个乡镇、35个村入选首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名单

  4个镇被命名为首批“省级百强中心镇”

  一年来,我们全心全意为民惠民、增进福祉,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民生实事稳步推进

  54件省市民生实事全面完成

  8件市级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完成年度目标

  城镇新增就业超过5.1万人

  落实国家谈判药品、集采药品(耗材)使用要求,减轻群众医药负担5.23亿元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3所、义务教育学校22所,分别新增学位2920个、7920个

  适老化改造困难老年人家庭2970户

  47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现线下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社会治理持续加强

  蝉联五届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

  3个村(社区)入选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名单

  游仙、安州、北川获评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区)

  2个街道(镇)、7个社区入选第二批省级基层治理示范名单

  一年来,我们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应对处置能力不断提升。

  ●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因时因势、科学精准优化防控措施

  在全省率先实体化运行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

  坚决果断处置“9·29”“10·27”“11·18”等多轮疫情

  开展“关爱天南地北绵阳人”行动,惠及2万余人

  ●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47.2%、45.6%

  获批建设全国首个中小流域灾害防御气象保障示范基地

  食品安全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89.3%,PM2.5平均浓度34.3微克每立方米,未出现重污染天气

  进入全国首批“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成功争取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绵阳基地落地

  一年来,我们坚定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政治建设全面加强

  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实抓好

  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

  ●依法行政深入推进

  制定《绵阳市平安建设规定》

  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89件、政协委员提案537件。

  ●作风面貌焕然一新

  坚持“新、快、实、真、严”,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着力形成“部署、落实、督查、反馈、改进”工作闭环

  坚持少发文、开短会、讲真话,会议时间明显缩短,干部下基层明显增多

  (绵报融媒记者 刘鑫/整理)

编辑:李志 校对:郭成 审核:刘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