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2023年绵阳“两会”特别报道 > 正文
真抓实干为奋力干出绵阳发展新天地聚势赋能
——李亚莲在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所作八届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摘要
发稿时间: 2023-01-04 09:45    来源: 绵阳日报

  1月3日上午,政协绵阳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李亚莲作政协绵阳市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2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中共绵阳市委坚强领导和省政协有力指导下,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围绕实施“五市战略”,锚定全省政协第一方阵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委员,切实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不断提高政协服务中心大局的贡献率,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作出了积极贡献。

  以迎庆二十大为主线,着力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更加牢固

  ◎把迎庆二十大、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凝心聚力的主基调

  ◎把贯彻二十大精神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与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结合起来,推动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以回头看督导为契机,着力破解“两个薄弱”,政协工作昂首全省第一方阵

  ◎认真开展中央、省委和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回头看”,制定政协协商工作规则、完善委员履职平台等16项任务如期完成

  ◎四川新时代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规范化运转、“寇妈说事”等特色工作得到省政协充分肯定和推广

  ◎市政协宣传思想、分基地建设等工作获评全省先进,全省政协系统第一方阵地位更加巩固

  以提高贡献率为抓手,着力疫情防控和防汛减灾,大战大考彰显政协使命担当

  ◎全市政协系统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

  ◎全市广大委员、市县政协机关职工及各级民主党派、工商联成员献策出力,当好政策知识“宣传员”、疫情防控“战斗员”、复工复产“服务员”

  精准服务“五市战略”助推高质量发展

  聚焦科技立市献计出力

  ·协调邀请国家领导人出席科博会

  ·成功争取省政协党组向省委专题报送《关于助推绵阳科技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建议的报告》,助力成渝地区北向西出的“桥头堡”打造

  聚焦产业强市协商议政

  ·围绕“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常委会开展专题协商议政

  ·围绕以“三品一标”为引领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农旅产业发展综合服务配套等进行协商,为我市培育壮大“新赛道”产业献计献策

  聚焦开放活市主动作为

  ·持续深化与厦门市政协、民主党派、界别交流,共同助推绵厦两地多领域深度合作

  ·围绕破解政务服务短板、推动绵阳综合保税区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等献计献策

  ·认真筹备涪江流域川渝生态环境保护研讨会

  聚焦人才兴市资政建言

  ·广泛开展在外人才联谊工作,组织“全市新侨创新创业情况”专题视察

  ·深度建言云上大学城、云上科技城、人才发展集团等产才融合路径

  聚焦生态美市集思广益

  ·围绕加快建设“300平方公里、300万人口”I型大城市,提出强化规划引领、深挖人文资源、完善功能品质等意见建议

  ·围绕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精准发力

  ·针对建好大熊猫国家公园打造绵阳城市新名片、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模式等,探索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创新路径

  坚持团结民主主题广聚社会各界合力

  画好合作共识“同心圆”

  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内容,提交大会发言69篇、集体提案65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493条

  扩大联系各界“朋友圈”

  ·深入开展委员读书活动,全力打造“悦读——书伴委员行·文润科技城”读书品牌,组建特聘艺术家队伍,推动实体化运作市政协书画院,以“书香政协”建设助推“书香社会”建设成效明显

  ·持续助力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发展和文旅兴业

  ·加强文史资料征编工作,编辑出版《杜甫在梓州》文史资料,在网上文史馆推送优秀文史文章44期

  奏响系统联动“大合唱”

  ·加大与福建厦门、江西宜春、江苏扬州等地政协的横向联系

  ·邀请住绵省政协委员参加重要会议和活动,为他们开展专题视察、网络议政等做好服务保障

  ·加强对县(市、区)政协的指导联系

  深化履职为民实践助力民生福祉改善

  协力推动急难愁盼问题解决

  ·围绕洪灾后重建与振兴、疫情影响下群众生活保障和就业创业等涉及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实际问题出力献策

  ·针对反映强烈的城乡供水一体化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得到相关单位的积极回应

  ·聚焦城区停车管理,组织市民代表与交通、交警、规划、城管等部门面对面协商,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被纳入《绵阳市城区停车管理条例》

  用心用情推动民生持续改善

  ·在全市政协系统广泛开展“助力巩固脱贫、助推乡村振兴”活动,参与社会救助活动受益群众164853人次,为群众办实事4950件

  ·高度关注“一老一小”问题,促进相关惠民政策的完善

  ·常态化开展助学助老、法律咨询、送文化进社区、送健康下乡村等公益活动

  民主监督推动惠民之举落实

  ·围绕绵阳市“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野生动物致害公众责任保险等开展监督性视察

  ·高质量办理八届一次、二次全会提案656件,推动提案办理协商从“办中”向“办前”和“办后”两端延伸

  ·积极畅通社情民意“直通车”渠道,收集社情民意信息1162条

  抓牢政协自身建设全面提升履职水平

  履职基础更加夯实

  ·切实将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协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修订完善覆盖党的建设、履职工作、组织管理、内部运行等各方面制度65项

  履职平台深化拓展

  ·出台并实施《政协协商工作规则》《有事来协商工作规则(试

  行)》

  ·邀请基层群众参加小微协商活动,不断完善政协引导委员、委员联系群众的工作链条,指导做精做优镇街(片区)委员联络站、委员工作室等平台载体

  ·全年市县两级政协共组织开展小微协商484次、参与委员3121人次,解决实际问题651个,“有事来协商”的绵阳品牌持续彰显

  履职活力明显增强

  ·发挥好委员主体作用,加强委员服务管理和队伍建设·持续开设4期政协讲堂

  ·专委会谋划工作能力和服务委员水平进一步提升

  ·加强对政协网站、公众号、工作群等阵地的建设管理,始终保持意识形态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

  ·支持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履行职能

  2023年工作建议

  2023年市政协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决策部署,在中共绵阳市委坚强领导下,围绕实施“五市战略”,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锚定“省内领先、全国晋位”奋斗目标,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绵阳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提高贡献率,为奋力干出绵阳发展新天地聚势赋能。

  坚持把牢政治方向坚决拥护“两个确立”

  ◆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推动“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三大作用有效贯通,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穿政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深入推进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建好用活“四川新时代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

  ◆全面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服务中心大局打造双向发力新格局

  ◆坚持市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

  ◆坚持创新引领,紧扣市委实施“五市战略”,围绕绵阳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率先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等重点任务,持续加强系统谋划、前瞻研究

  ◆围绕持续优化创新生态、以园区为载体做强工业、以消费为重点做大服务业、以“三品”为引领做优农业、拓展对外开放大通道等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和提案办理协商

  ◆围绕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开展视察监督,支持民主党派持续开展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

  ◆围绕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通过专题视察、督办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不断提高政协贡献率

  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以协商民主的生动实践凸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明特征和优势作用

  ◆把履职闭环体系作为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工作基点,进一步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把握协商式监督的性质定位

  ◆探索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协商议政平台矩阵,持续深化“有事来协商”平台探索实践,合力提升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

  坚持广泛凝聚共识助力推进团结奋斗

  ◆进一步完善和拓展政协凝聚共识工作的理念思路、机制方法、平台载体,拓宽团结面、拉大同心圆

  ◆高质效推进委员联络站、委员工作室、政协讲堂等扩面提质

  ◆聚焦公共服务共享、社会治理创新等社会关切的难点、热点和苗头性问题,真正做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

  ◆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深入挖掘富有地域特色的优秀文化

  ◆健全完善政协系统上下联动机制,不断增强协同推进的整体效能

  坚持真抓实干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进一步推动解决“两个薄弱”问题

  ◆以“创先争优行动”为抓手,努力打造更多的工作精品和特色品牌

  ◆引导广大委员当好“责任委员”、交好“履职作业”

  ◆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智慧型、清廉型机关建设

  ◆进一步推进政协系统信息化建设,通过数字赋能推进政协履职现代化

编辑:李志 校对:郭成 审核:刘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