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2023年绵阳“两会”特别报道 > 正文
怀揣民意传递民声——绵阳两会代表通道首场集体采访摘录
发稿时间: 2023-01-04 09:32    来源: 绵阳日报

  1月3日上午,出席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们陆续报到。当天上午11时30分,“代表委员通道”首场代表通道正式开启,共有6名人大代表接受媒体集中采访,分别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三推”活动、交通建设、人才招引、绿色发展等方面畅谈意见建议。

  □绵报融媒记者 赵利宾 文婷/文 任明勇/图

  分层分类培育100亿级50亿级“镇园之宝”

  衡国钰市人大代表,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2022年,我市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请问,对于我市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议?

  衡国钰: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全市工业战线将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以园区为载体做强工业,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制造强市。

  提升园区发展支撑,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分层分类培育国家级、省级园区100亿级、50亿级“镇园之宝”,分年度加快10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实施创新引领工程,围绕特色产业、优势领域打造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示范项目;推动转型升级发展,聚焦产业发展新赛道,推动优势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构建“4+8+1”产业发展新格局;打造良好发展环境,务实践行“一线工作法”,大力开展“面对面听取意见、实打实解决问题”等活动,化解企业“痛点”“堵点”困难问题。

  绵阳今年将实现县县通高速

  谭谱市人大代表,绵阳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

  中国新闻社记者:2022年以来,T2航站楼投用、绵遂内铁路绵阳至遂宁段启动建设、九绵高速和广平高速平武段通车,绵阳交通建设喜事连连。在您看来,这么多重大交通项目能在一年之内相继取得新突破的原因是什么?这些交通项目对绵阳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有何重大意义?

  谭谱:去年,绵阳交通大会战“三箭齐发”、捷报频传。铁路方面,中欧班列常态运行,成兰铁路加快实施,绵遂内铁路启动建设。高速方面,建成通车广平、绵九等3条高速,结束了平武不通高速历史,今年将实现县县通高速。民航方面,建成投运T2航站楼,不仅提升了南郊机场的承载能力,还为开通国际航线打下基础。

  一是善创新,我们采取“交通+”破解资金难题,全年投入超170亿元,连续7年超百亿。二是动手快,如安北高速年初纳入省高网规划,年底就启动前期工作,比过去提前3年以上。三是抓落实,绵遂内铁路建设很早就提出了,去年市委市政府把它作为一号工程,专班推进,终于启动了建设,把梦想变成了现实。

  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绵阳造”科技产品

  刘光海市人大代表、四川物科光学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绵阳日报社记者: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市委提出了科技立市战略。请问,您认为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应该从哪些方面为科技立市作出积极贡献?

  刘光海: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将科技创新作为立市之基,把科技立市战略作为“五市战略”之首,充分体现了市委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的决心与意志,这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营造了更加优越的政策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实施科技立市战略,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在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平台质效、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之路,结合市场需求,努力形成具有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绵阳造”科技产品。同时,我们也希望绵阳市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企业科技服务能力,提升科研院所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配套服务的能力,提升企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有效促进我市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人才新政让长虹人才招引创历史新高

  潘晓勇市人大代表,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直播绵阳记者:2022年,绵阳出台了“人才十条”新政,设立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请问,这一系列人才政策的出台,对于长虹控股集团在人才“引、育、用、留”方面有哪些帮助?

  潘晓勇:2022年,在绵阳市“人才十条”和各项政策的有力支持下,长虹控股集团人才工作在“引、育、用、留”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飞跃和突破。

  一是高位推动招才引才,长虹配套出台“长虹六条”,实施了“百日人才行动”等专项工程,全年成功签约领军人才、高端人才、行业技术专家等中高层次人才超百人。同时长虹秋季校园招聘也创历史新高,全年引进人才总人数超过2000余人。

  二是真章见效用才留才,不断完善和健全人才培养与任用体系,制定了针对性的薪酬职位体系,人才成长通道更加畅通。多举措选才育才,持续加大各层级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力度,全面打造更加适应业务发展需求的干部培养机制。

  未来,长虹控股集团将持续做好各项人才工作,为人才兴市战略作出长虹贡献。

  “三推”活动助力企业走出四川走向全国

  熊建新市人大代表、四川六合特种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四川新闻网记者:去年,我市组织开展了3次“三推”活动,我们从报道中看到,你们公司参与了东莞和苏州行活动,收获了近4亿元的订单。请问,您对“三推”活动如何评价?

  熊建新:六合特材积极参与了系列活动中的“东莞行”及“苏州行”活动,共拿下近4亿元的订单合同,为完成公司2023年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任务打下了基础,为六合产品走出四川、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活跃、创新能力强的区域。通过“三推”活动,六合特材加深了与这些先进地区的市场、技术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未来,六合特材将更加主动融入“开放活市”战略,加强与先进地区展开合作,开展多项特种合金的研发项目,解决“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迭代和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发展驱动力、支撑力,奋力开创特钢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抢抓大好机遇打造美丽绵阳亮丽名片

  张再兰市人大代表、北川九皇山生态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西南商报记者:大力实施“生态美市”战略写入绵阳“五市战略”,请问您对于绵阳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有哪些好的意见建议?

  张再兰: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们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以生态观光游为重点的九皇山景区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绿色发展带来的生态福利,去年仍然保持了稳定的客流量。

  市委提出实施“生态美市”战略,我们山区群众和旅游行业都感到十分鼓舞和振奋。

  我们坚信,随着“生态美市”战略的深入实施,绵阳绿水青山的金字招牌必将更加闪亮,对我们广大山区和文化旅游产业来说,就是把绿水青山更高效益变成金山银山的大好机遇。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市委“生态美市”的相关部署,提高环保投入,保护好景区内森林等生态资源,把九皇山景区建成美丽绵阳的一张亮丽名片。

编辑:李志 校对:郭成 审核:刘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