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政治引领、标准提升、基层规范”要求,平武以聚力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为遵循,坚持谋划为先、建设为主、结果为重“三个导向”,按照月初晒单、月中跟单、月底清单“三单制”要求,推进“夯基提标年”活动落细落实。
坚持谋划为先
开创夯基提标新模式
整合工作力量,确保组织保障。平武牢固树立“组织工作无小事”工作理念,紧扣市委“创一流、走在前、作表率”目标定位,按照“部领导抓责任、股室抓典型、干部抓后进”的工作思路,成立3个工作专班、11个联系指导组、10个定点联系人,对20个乡镇、51个县级部门实行“点对点、人对人”指导。
坚持目标导向,把紧工作节奏。通过制定《关于在全县组织系统开展“夯基提标年”活动的通知》《关于建立部机关领导干部联系点工作制度的通知》,建立“阶段报告”制度,每月底召开阶段总结会,形成阶段性报告,及时掌握整体推进情况。细化下沉人员责任分工,建立联系台账,成立由11名年轻组工干部为主力军的突击队,每月上报整改进度,常态化抓实夯基提标工作。
“工作中,我们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力促各项工作落实。”平武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建立“夯基提标三单制”,坚持“谁牵头、谁落实、谁负责”原则,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夯基提标”取得实效。县委组织部每月对夯基提标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1次督办汇总,及时提醒反馈、沟通对接,同时,每季度进行1次调度分析,及时进行部署、压实责任,对在夯基提标工作中推进有力、成绩显著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宣传表扬,不断提高夯基提标工作实效。
坚持建设为主
激发夯基提标新能量
坚持用好用活干部,打造担当“铁军”。成立了4个重点工作督导组和16个工作专班,统筹选派23名退岗干部在重点项目建设、矛盾纠纷调处、乡村振兴等工作中“挑大梁”。强化一线思维,提拔12名乡镇优秀干部。2021年以来,共晋升41名乡镇和重要职能部门干部,占晋升总数的27.5%。健全择优晋升机制,明确10类正向评价标准和5类负向参考依据,制发《平武县干部选任“10+5”正负清单》。修订《党员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容错纠错免责实施办法》,为实干者鼓劲,为干事者撑腰。
强基固本,夯实组织基础。选取48个试点村(社区),打造“三化”建设样板,组织20个乡镇进行现场观摩学习,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党建质量整体提升。创新设立平武“百村共富”村集体经济产业基金,有效发挥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作用,确保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源头活水。建立完善村常职干部档案384个,规范远程教育站点教育培训,通过调研分析、意见收集,初步拟定进一步规范使用全县远程教育站点措施。
此外,按照“编制应用尽用、人才需引尽引”要求,加大专业人才招录招聘力度,建立事业编制使用“周转池”,成立招才引智小分队,常态化开展赴外招才引智活动,招引急需紧缺人才165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研究出台“人才新政9条”、《平武县“中蜂+”产业人才支持若干举措》,破除人才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开展“部长上门问需”专项行动,协调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良好环境。
坚持结果为重
创设夯基提标新机制
“认真落实市委组织部‘清单制+责任制+时限制’要求,建立全县组织系统‘夯基提标年’活动责任清单,完善创新跟踪管理机制,对标对表具体要求,实行‘挂图作战’。”平武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月初晒单、月中跟单、月底清单”模式,强化指导组对认领问题清单的有效跟进,对标夯基提升,优化机制结构,全方位确保夯基提标工作有效落实抓细。
如何推进夯基提标工作高效落实?平武通过定期召开夯基提标工作推进现场会,通过现场观摩、座谈交流等形式,推动各乡镇各部门交叉对比学习,在全县形成夯基提标工作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同时,将各乡镇部门夯基提标工作清单及完成情况作为日常工作考核和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
强化结果运用,确保取得实效。夯基提标工作联系组在指导过程中,对发现的即知即改问题,当场反馈立即整改;对典型问题、经典做法,及时总结推广;对后进乡镇部门,视情况点名通报。同时,注重征求基层意见建议,既开展指导向下压实责任,又联系基层向上反映情况,扩大延伸指导实效。 (周思羽 绵报融媒记者 任露潇)
编辑:李志 校对:郭成 审核:刘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