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安县
【安州区】大力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
发稿时间:2022-06-01 09:23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初夏的清晨,阳光和煦。安州区桑枣镇温泉路的上三角口袋公园内,来此晨练的市民络绎不绝。“这里打造成公园广场后,鲜花竞开绿树成荫,成了大家休闲运动的好去处。”家住附近的市民徐春华说。

  原标题:大力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

  打造美丽安州 共享宜居家园

桑枣镇

  初夏的清晨,阳光和煦。安州区桑枣镇温泉路的上三角口袋公园内,来此晨练的市民络绎不绝。“这里打造成公园广场后,鲜花竞开绿树成荫,成了大家休闲运动的好去处。”家住附近的市民徐春华说。

  一场“改头换面”的城乡环境综合提质行动,见证了安州区变化的过程。在这场深入人心的全民行动中,不仅能感受到当地整治城乡环境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也能体会到安州区广大干部群众上下同心、群策群力,推动城乡环境面貌实现大变化、大提升的决心。如今,道路变宽了、广场变绿了、环境变美了、人气变旺了……在安州老百姓的心中,家乡正在经历一场美丽的“蝶变”。

  

黄土镇民生村

  垃圾每日“清零” 城乡“颜值”提升

  5月19日,安州区黄土镇民生村6组的易腐垃圾堆肥房内,垃圾清运员卢时支像往常一样将从全村各处收集来的易腐垃圾倒入生物代谢一体机内,然后按动电源按钮机器开始运行,短短半个小时,成堆的厨余、园林、养殖垃圾都被这个巨大的机器“转变”成为有机肥料,并将广泛运用于周边的农用生产。

  “以前村子脏乱差是常态,如今村里建起了堆肥房,家家户户门口都摆放了垃圾桶,经过推广示范,爱护环境逐渐成为村民的一种习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卢时支感叹道。民生村的这一变化,得益于安州区优化处置措施,实现农村易腐垃圾“清零”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安州区实行“三个优化”促进城乡生活垃圾每日清零。“民生村作为安州区阳光堆肥房建设的一个试点,探索实现了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的模式。试运行几个月来,已产出5吨多高品质有机肥。”安州区住建局市容与村镇建设管理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安州区按照“来源于农业、回到农村、留在农田”处置模式,陆续在10个乡镇分别建设阳光堆肥房,将厨余垃圾、秸秆等易腐垃圾转变为有机肥,解决垃圾堆放点外泄、高温发酵、雨水浸泡、焚烧秸秆等问题,通过处理后,减少垃圾转运周期、降低运输填埋成本。

  连日来,安州不少市民都发现自己小区有了新变化——各类五颜六色的智能分类垃圾箱陆续出现在身边,垃圾分类宣传员也常常在小区内向居民宣传智能垃圾分类。这是该区优化智能体系、实现小区混杂垃圾“清零”的一个切实举措。据了解,如今安州城区40个物业小区,已安装具有实时结算、智能称重、满仓预警、分类视频等功能的四分类智能垃圾分类箱220台、二分类智能垃圾分类箱120台。预计今年10月运行后,市民将实现有害类、厨余类、可回收、其他类垃圾分别投放,并通过智能系统及时知晓垃圾存储情况、计算垃圾体积和重量、实时记录投递行为、全程杀菌消毒,从源头上减少不同种类垃圾混合污染、冒桶,避免掺有厨余类垃圾出现发臭、渗漏现象。

  据介绍,目前安州区总投资2.583亿元建成中转站18座、餐厨垃圾处理场1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站(点)274个、生活垃圾收集亭1000个、可腐烂垃圾阳光堆肥房10座、生活垃圾设施运行监管信息平台1套,购买生活垃圾桶14万只、生活垃圾车326辆,实现了对生产生活垃圾统管统运、专管专运,日常垃圾一日一清。

  此外,安州区还优化了垃圾转运路线,力争实现点位垃圾存量“清零”。优化调整全区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线路,按照3座生活垃圾转运站地理位置,就近乡镇的生活垃圾进行3个分片区转运,将原来17条转运线路优化调整为3条,节约路程149公里,年节约成本约13.87万元。

塔水镇七里村

  集中整治村庄环境 优化设施配备队伍

  美丽的乡村道路一路蜿蜒向前,庭院前后干净整洁、厕所清洁卫生、垃圾依约入桶,一幅幅极具观赏性的当地特色画作跃然于墙上,走进塔水镇七里村,映入眼帘的是安州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在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中,塔水镇七里村围绕人居环境整治、精神文明建设等几个方面发足力、出真招,使全村由内而外焕然一新。

  “唰唰唰……”5月25日一大早,扫地声划破了乡村的宁静。抬眼望去,不远处,一名保洁员穿着荧光色背心,弯着身子不停挥动扫帚。保洁员的名字叫张永全,村里环境干干净净,他的功劳可不小。“我早上来上班,老张就已经收工了,路上干干净净!”说起张永全,村党委书记邓云总是竖起大拇指。

  “我们自己的村子,环境还得靠自己来维护。”张永全放下手中的扫帚,和记者聊了起来。2020年村里组建保洁服务队后,他便拿起扫帚,骑上村里配置的保洁车,为乡村清洁出一份力。

  在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中,安州区全面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农村生活垃圾,鼓励各村配备保洁员,完善垃圾桶等设施,鼓励引导村民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在专项财政资金保障下,村里给兼职保洁员发放工资,张永全每月能增收1000元,干得更起劲了,他负责的9公里围村道路,不论刮风下雨,张永全和妻子陈绍玉都会及时进行清扫,遇到有村民乱扔垃圾,他们还会上前提醒。随着当地政府的大力宣传,渐渐地,村民逐渐认同理解保洁员的工作,并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村里的卫生环境。道路上的垃圾越来越少,张永全的工作也变得比以前轻松了。“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把七里建成产业兴、农村美、村民富的幸福家园!”村党委书记邓云手指远处,眼里闪着光。

  据安州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安州区还将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支持,拓宽投资渠道。同时,探索建立人居环境整治运行管护服务队伍,确保农村厕所、生活污水垃圾治理设施设备管好用好,保障村庄保洁机制良好运行。

  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提升群众卫生意识

  走进河清镇皇龙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白墙黛瓦的农家房屋,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水泥路。来到村民易基秀家,她新改建的卫生厕所做到了干湿分离,帘子一拉就是个独立洗澡间。统一铺贴的瓷砖整齐干净,吸顶灯明亮,窗台上摆放着各种洗漱用品,散发出淡淡幽香。

  “政府补贴费用,我们改厕只花了不到1500元。”易基秀掰着手指算了笔账。“我家用了几十年旱厕,以前家人一个月才到镇上洗一次澡,现在想啥时候洗就啥时候洗,方便得很,厕所真正成了卫生间!”易基秀高兴得合不拢嘴。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厕所革命”是安州近年来改善城乡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一个缩影。

  河清镇将城乡环境综合提质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成立综合督查组,每周对各村(社)不低于两次督查;制定监督管理奖惩措施,以督查通报、现场照片、音视频、政府会议等形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批评、实施相应奖惩,并要求限时整改,使村组干部责任意识得到强化,实现管理无死角。

  桑枣镇探索“三众五制”环境提质新模式。紧紧依靠群众开展“众商、众治、众建”,建立“片区负责、网格管理、门前五包、星级评比、联合执法”五项治理机制,使城乡环境卫生和人居环境呈现“点上美丽、线上出彩、片上规范、面上整洁”新面貌。

  界牌镇强措施、重整治,环境提质显成效。采取“线上+线下”多角度营造宣传氛围,“全面+重点”大面积铺开治理范围,“全员+网格”全方位强化责任落实,“自治+德治”常态化维护治理效果的治理手段,持续深入开展城乡环境提升行动,为城乡环境增“颜值”添“气质”。

  黄土镇巧用“红黑榜”,环境治理有了好榜样。联合社区、志愿者、执法等部门,开展街道规范经营秩序、环境综合提质行动5次,出动人员200余人次,清理河道2公里,清理小广告30余处。运用“随手拍、赛比评”,将环境提质日常监督进行红黑榜公示通报,对反复出现的“难点”“通病”进行针对性整改,紧绷村(社)紧抓环境综合提质的弦……

  据安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安州正在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通过实施村(社)“五清”、场镇“四定”、城区“四化”和提质“两保障一奖惩”四大工程以及78项具体措施,用三年时间努力实现安州“一年转形象,两年见质效,三年大变样”。(绵报融媒记者 安峥 文/图)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