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游仙
【游仙】智慧之“光”照亮发展之路
发稿时间:2022-11-24 08:52   来源: 绵阳新闻网
  摘要:走进绵阳国际会展中心,满满的科技感扑面而来。一件件大国重器、一批批重大装备、一项项前沿科技成果,闪耀在科博会的“舞台”之上。各领域的高科技展品,充分展示出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的巨大成就。

  中国激光科技创新产业大会

  手持式激光雕刻机

  四足仿生机器“人”

  对绵阳而言,科博会这场延续10年的约会,每场都值得回味。

  11月16日,以“科技引领·创新创业·合作共享”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如期而至。

  在4天的盛会里,游仙促成集中签约项目17个,与10家企业签订项目合作协议,签约资金达164.7亿元。

  在游仙,“科技引领·创新创业·合作共享”的故事一直延续。

  □李洋绵报融媒记者 周钰 文/图

  丰富“内涵”

  彰显科技魅力

  走进绵阳国际会展中心,满满的科技感扑面而来。一件件大国重器、一批批重大装备、一项项前沿科技成果,闪耀在科博会的“舞台”之上。各领域的高科技展品,充分展示出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此次科博会1号展馆内,有一只迷彩涂装的“机器狗”,通过上演匍匐前进、快乐转圈、极速前进等多种形态,吸引了不少参展人员的眼球。

  这是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五八所研制的四足仿生机器人,它的“腿脚”十分灵活,站起来就能走两步,而它的“大眼睛”,实际上是光学相机,用于侦察,在实战中,它就是士兵们的“助手”和“搭档”。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王珊告诉记者:“这款‘机器狗’能适应城市的地下、隧道、管道和楼宇之间等多种地形区域,可以执行抵近侦察、协同打击、危险物品处置以及物资保障等任务。”

  据了解,落地于游仙的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第五八研究所,建所30多年来,完成军民品科研项目40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00余项,具有强劲的科研水平和技术实力,在国防兵器工业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游仙布展的2号展馆激光产业展区,一个小小的黑匣子引得众人围观。工作人员在“黑匣子”的屏幕上点了几下,仅两三秒时间,一张激光刻印的书签便打印好了。

  这个“黑匣子”可大有来头!它的名字叫T-BOXONE手持式激光雕刻机,是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专为户外标记打造的特制机型,小巧的机型十分轻巧灵活,适用于各类户外打标环境,它内部配置12000毫安电池,可续航使用6小时,轻松应对无电环境,操作十分简单。

  “这款打标机不仅可以用于加工大型机械的零件,还可以在门店使用及为个人家庭定制。”华工激光网销销售经理费春林说,“相较于传统机型,该款机型突破时空限制,可以轻松完成标记工作。”

  紧邻华工激光展位的四川中久大光科技有限公司,也拿出自己的“王牌”——“我们展出的20000W多模连续光纤激光器,它的突出特点就是高功率密度,光束质量M2可小于15,可以实现更高的加工效率和质量。”中久大光客户经理周芸介绍道,“同比其他产品,这款产品采用976纳米泵浦技术,具有高电光转换效率,有效降低用电成本,这个激光器通过多种高低温实验、震动实验及湿热实验,能适应各种环境正常运作。”

  四川中久大光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激光聚变研究中心与中国久远激光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依托平台,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为光纤激光设备、光纤激光器、光纤器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提供高端激光系统解决方案。

  记者获悉,在第十届科博会上,激光产业展区划分于智能装备板块,总占地面积310平方米,有华工激光、奔腾激光、大族光子等10家企业共计50余件展品参展,每个展位都有专业解说员及展位联络员,随时解答参观人员的各种问题。

  “智慧大脑”

  助推产业发展

  在展示科技力量的同时,游仙在本届科博会还同步举行多项活动:核医学设备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外专家绵阳行活动、中国激光科技创新产业大会……众多院士、专家、企业家就前沿科技问题进行探讨交流,端出“思想盛宴”。

  核医疗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当前核医学设备产业前景如何?有哪些发展趋势?在第十届科博会核医学设备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外专家绵阳行活动中,两院院士、中外专家以及科研院所、高校、医院、企业代表齐聚绵阳,论道争锋、畅想未来,聚焦“堆器耦合·诊疗一体·健康中国”主题,共话核医学设备产业发展。

  核医疗存在哪些问题?核医疗技术和装备创新研发有什么进展?中国工程院院士邓建军围绕“发挥核研发优势致力核医疗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主题进行了交流发言。“我们充分利用中物院人才和技术优势,积极开展核医疗技术和装备的研发,比如国内首台自主知识产权医用回旋加速器正式投入医院使用,国内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功率花瓣加速器在某些领域正式投用……”

  如今,坐落于游仙的核医疗健康产业园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已完成98%,正在实施亮化、绿化工程。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产值超500亿元,年税收20亿元,届时将成为国内首个集研发、创新、生产制造、教学、医疗、康养、资本、服务于一体的成渝地区国际高端核医疗产业基地。

  11月17日,“绵阳科技城光子技术研究院”举行揭牌仪式。该院聚焦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核心使命,立足建成国内一流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建设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科技产业咨询平台和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培育和孵化高新技术成果,推动实现从成果到产品,从产品到产业的全链条转化。

  当前,全球激光产业蓬勃发展,我国激光产业实力不断增强。未来,产业如何布局、竞争力如何提升?带着这些问题,两院院士、专家学者以及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代表齐聚一堂,探讨激光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开展激光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和产业项目合作洽谈,为中国激光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会上,华工科技、华中华昌、中久新光等10家企业与游仙区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太科光电就是其中之一,成都太科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智亮表示:“太科光电属于研发型高科技公司,专注于光电检测仪器设备的生产与研发。目前企业在游仙激光产业园入驻的具体场地已经选好,预计春节后正式投入运营。”

  为何选择入驻游仙激光产业园,赵智亮直言:“选择落地绵阳游仙,一是因为游仙提供了好的产业平台,二是这里有深厚的产业基础,三是入驻于此,有众多志同道合的企业,既起到一个支撑作用,同时实现双方合作,共赢发展。”

  “游仙拥有承载激光产业项目的充足发展空间,我们规划建设的激光产业园,紧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目前,激光产业园的激光总装区已入驻光子研究院、高功率激光器等一批项目。”游仙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婧超告诉记者,接下来,“神光”配套能源组件、武汉华工科技等10余家国内激光头部企业即将入驻。预计2025年,激光产业园能实现激光技术应用产业营业收入100亿元,2030年力争突破300亿元,努力打造中国“西部光湾”。

  近年来,游仙立足区位特征,创新要素基础、产业结构等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平台公司+园所+龙头企业+创新中心+创投基金”和扩区域投资研发、院所就近生产配套的园区院地共建模式,建设激光产业园,目前已签约21个项目,其中8个入驻,即将入驻13个,力争到2025年建成纵向成链、横向成群、生态优良的全国一流激光产业基地,产值过100亿元。

编辑:李志 校对:郭成 审核:刘益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