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安县
【安州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发稿时间:2022-01-12 08:47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一场场深刻的党史宣讲催人奋进,一次次生动的学习研讨涤荡心灵,一件件为民惠民的实事好事温暖人心……当前,党史学习教育如春风化雨,滋养着安州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

  博物馆宣讲

  阅读红色书籍

  政务窗口“五心”服务

 

 七里村产业园

 

 花城果乡花城果乡

  “党史进万家”暨2021年“四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一场场深刻的党史宣讲催人奋进,一次次生动的学习研讨涤荡心灵,一件件为民惠民的实事好事温暖人心……当前,党史学习教育如春风化雨,滋养着安州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安州区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紧紧抓在手上,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有力有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扎实开展,全区上下迅速掀起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热潮,努力为安州区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增信聚力。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安峥 图片由安州区委宣传部提供

  精心谋划入脑入心

  奋力推动学习教育高起点、严要求

  安州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把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进,多点发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安州区制定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总体安排、专项方案等“1+10+N”系列文件,及时传达学习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创新开展“转作风、促整改、优环境”专项行动、“党史进万家”系列活动等自选动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安州紧紧抓牢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围绕学习材料带头通读精读、领学促学,撰写学习体会96篇,开展专题宣讲75场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采取个人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史专题学习研讨9次,举办专题读书班2次。高质量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实现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全覆盖、各基层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全覆盖。

  如何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安州在对标工作实效狠抓落实中交出了答卷。从区重点工作推进督导工作组、区委宣传部等单位抽调30名干部组建10个区委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坚持全员、全程、全覆盖标准,指导各级各部门对标对表区级实施意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本部门工作实际,制定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内容鲜活的具体实施方案,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手册》,明确督导重点、方式、要求,对区内74个部门、单位开展全覆盖专项督导3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30余个,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提质增效。

  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扎实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安州是一片革命的热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革命的星星之火迅速在安州这片土地上形成了燎原之势。”日前,随着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解,安州区博物馆内革命历史厅的革命画卷徐徐展开……近日,绵阳市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评选结果出炉,经过层层选拔,安州区博物馆“‘赓续红色血脉、逐梦新的征程’宣讲团”志愿服务项目荣获金奖。

  安州区博物馆充分发挥党性教育基地职能作用开展宣讲服务,是安州区深入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缩影。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安州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切实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拓展覆盖广度,广泛参与“全员学”。全区征订指定学习材料4687套,实现机关在职党员全覆盖。健全常态化学习机制,各级各部门通过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职工大会、每周集中学习等方式,围绕学习百年党史、“七一”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开展专题学习450余次,覆盖党员干部群众10万余人。认真做好老干部学习教育,搭建“云”学习平台,创立“银发风采”老干部志愿者服务队特色品牌,荣获“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抓实农村党员学习教育,依托全区117个农家书屋,开展“红色故事”分享会等阅读活动120余次。

  注重研讨交流,相互借鉴“比着学”。安州区还将党史学习教育纳入党校主体班和各类专题培训班培训重点内容,先后开设科级领导干部进修班、社区党组织书记进修班等培训班21期,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党史观。延长“党史教学线”,充分发挥19个基层党校主阵地作用,开展基层村(社区)常职干部、后备力量、“两新”和机关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26次。深化“我是党课主讲人”活动,采取专家学者送学讲、党政领导带头讲、文化名人专题讲、百姓名嘴巡回讲等方式,推动1万余名党员走上讲台,形成优秀党课教案、课件100余个,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创新方式方法,丰富载体“随时学”。围绕“线上+线下”“专家+草根”“讲座+坝坝”等宣讲模式,区委专题宣讲团开展宣讲320余场次,“五老”、“安州老兵”、“薪火”青年等特色宣讲队伍开展宣讲1900余场次,覆盖党员群众学生12万余人次。策划开展“线上+线下”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主题演讲比赛,推动“四史”教育深入人心。创作主题文艺精品,策划制作微视频《小山村闯出一条“红色旅游”致富路》、评书《伟大的党》等特色文艺作品32件,形成地方小戏、小品和曲艺节目8个,打造学习教育可视化、数字化教材。

  此外,为了活用红色资源,安州还制定了《绵阳市安州区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实施方案》,打造以“千佛山红军阻击战纪念馆”“5·12”抗震救灾陈列室为“点”、党建文化长廊为“线”、红军千佛山阻击战文化广场为“面”的红色“旅游链”。收集整理“千佛山战役”、陈开茂、朱英汉等烈士先进事迹,编纂《中国共产党安州历史》《红军在安州》等党史文献书籍,让本地红色资源更加鲜活。组建“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开展送戏下乡、农村红色电影放映、“庆七一”文艺汇演等活动42次。

  学做结合见行见效全力办好人民群众关心事、身边事

  “现在好了,再也不用担心会没水了。”日前,面对上门回访的界牌镇干部,石岭村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

  石岭村因为地理位置较高,加之因道路施工,导致地下水位下降,造成300余名群众生活饮水不能满足。民意无小事。收集到该问题后,界牌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立即安排镇纪委专人督促。通过镇村干部共同努力,搭建二次增压泵房,异地引水到水塔增压的方式,不到一个月时间,石岭村300余名群众的生活饮水问题得到解决。

  这只是安州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学史力行,实干为民。连日来,安州区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紧扣基层需要和群众需求,聚焦“五大领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用心用情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做细做实。

  安州印发了《绵阳市安州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重点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等5个方面,梳理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任务35项、区级重点项目38项、区级部门重点项目45项。广泛开展“开门问计”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和设置热线电话等方式,面向社会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200余条,征求并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社会保障、环境整治、矛盾纠纷等问题诉求1500余条,覆盖群众7万余名。

  在园区,“清闲促建”行动盘活更多闲置用地,让企业落户更放心;在农村,村容村貌不断提升让群众更满意;在政务服务窗口,“五心”服务让群众办事更方便快捷;在社区,“智慧”综治体系让居民生活更安心……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安州区以创新驱动为第一动能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三大板块”全力攻坚,收集整理重大产业项目23个,总投资157.19亿元。以共同富裕为第一使命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在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指标解决民生需求,试点推行“指间医疗”云端服务,组建家医服务团队122个、累计签约25万余人,持续解决群众反映看病难、养老难、读书难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以政务服务为第一窗口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探索“码”上办事,形成综合业务、企业开办、不动产、工程建设4大专区18个类别105个业务办理指南。以基层治理为第一现场建设村社体系,聚焦挖掘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枣园大管家”、“智慧”综治体系、“面对面”远程诉讼等特色基层治理“品牌”,推动花荄镇税务分局建成全省首个“枫桥式”税务分局,不断打造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安州经验。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