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24小时
绵阳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出炉
发稿时间:2022-01-06 08:50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问题持续引发关注。近日,市发改委、市教体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绵阳市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包括收费项目和范围、收费标准以及相关要求等,从2022年1月1日起试行。

  原标题:我市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出炉

  上浮不超过10% 不得另行收费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问题持续引发关注。近日,市发改委、市教体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绵阳市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包括收费项目和范围、收费标准以及相关要求等,从2022年1月1日起试行。

  依法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 上浮不超过10%

  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行为,根据国家、省《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监管的通知》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市发改委、市教体局等部门起草《绵阳市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征求意见稿)》,于2021年12月21日-12月27日发布公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针对大家关心的收费项目,《通知》提到,全市范围内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依法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学科类范围: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按照学科类进行管理。对涉及以上学科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进行的校外培训,均列入学科类进行管理。

  收费标准如何呢?《通知》明确,课程时长为45分钟,10人以下班型,基准价为40元/课时·人次;10-35人班型,30元/课时·人次;35人以上班型,20元/课时·人次。关于浮动幅度,要求上浮不超过10%,下浮不限。

  值得注意的是,各培训机构在基准收费标准和浮动幅度内,确定具体收费标准。其中:45分钟为标准课程时长,实际时长不一样的,按比例折算。全市范围内高中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参照上述标准执行。

  不得在培训费外另行收取其他费用

  在严格执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方面,《通知》明确,校外培训机构按照规定通过网站、收费场所、线上应用程序、公开媒体等途径,将学科类校外培训内容、培训时长、收费标准、教师资质等信息提前向社会公开;将招生简章、收费标准、教师资质等资料,连同上一年度收入、成本、利润以及关联交易、政策执行等情况,于每年6月底前分别报送当地教育、发展改革和市场监管部门。

  在强化资金账户监管方面,《通知》明确,校外培训机构应开设唯一的预收费资金监管专用账户,所有预收费均应通过监管账户收取,不得在监管账户之外收取任何与培训相关的费用。所收取的费用必须向家长开具统一的正式发票。

  在加强收费行为监管方面,《通知》要求,各地要推动校外培训机构全面使用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统一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严格履行合同义务,严禁侵害学员合法权益,规范自身收费行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提高或变相提高政府制定的培训收费标准,不得在培训费外另行收取其他费用。

  同时,各地市场监管、教育、发展改革等部门,要依职责加强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执行情况的监督,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社会各方参与监督。市场监管部门要依法严厉查处超过政府指导价收费,采取分解收费项目、重复收费、扩大收费范围、虚增培训时长等方式变相提高收费标准,虚假宣传,价格欺诈以及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行为,对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典型案例,要公开曝光。

  “希望各地加强政策宣传,及时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主动进行正面引导,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回应,妥善解决,确保政策平稳落地。(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黄小芹)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