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七堂课”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切实发挥党性教育基地功能
“两弹一星”干部学院
今年以来,“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党史学习教育有关部署,充分利用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围绕“一个主题、两个确保、三个聚焦、六项重点”的工作主线,切实发挥党性教育基地功能,备好“七堂课”,不断完善党史学习教育课程体系,助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
据统计,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先后承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省委组织部、西安交通大学等省内外党政机关、高校、企事业单位各类培训班182期,培训9680人、21692人次,不论是培训班次、人数,还是层级都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
互动访谈课
精心打造现场微党课
五十多年前,邓稼先、于敏、王淦昌等一大批青年科学家,怀揣“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的远大抱负,书写了“红云冲天照九霄”的惊世传奇,抛家离子,隐姓埋名,孕育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干部学院集中在王淦昌旧居、两弹元勋功勋墙、元勋家风馆打造了《王淦昌:永恒的行星》《为信仰而来为使命而战》《元勋家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三堂微党课,分别讲诉了以王淦昌、邓稼先为代表的“两弹一星”科学家们隐姓埋名、默默工作的爱国奉献精神,以及元勋家风对他们成长的影响。“我们希望通过微党课,把科学家们工作生活中的点滴讲授给学员,让培训学习更生动。”干部学院相关人员说。
现场微党课
努力拓展互动访谈课
“音乐和读书是邓稼先生前的两大爱好,他喜欢听贝多芬的交响乐,自己花钱买的2000多册外文版的专业书籍,根据他的遗愿,都捐给了单位的图书馆。”邓稼先生前警卫员游泽华说。
在原有访谈内容的基础上,干部学院广泛邀请“两弹一星”事业亲历者和见证者,打造《不忘初心跟党走,“两弹一星”精神传我们铸国魂》和《建功立业新时代航空精神永流传》互动访谈课程。讲述者深情回顾过往战荒漠、斗戈壁,以及隐姓埋名西南大山的奋斗岁月。在与学员面对面的沟通中,鼓励大家在工作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参观“两弹”历程馆
深入打磨情景宣讲课
情景宣讲课程《英雄·丰碑》,围绕“归心似箭”“筚路蓝缕”“碧血丹青”和“扶摇九天”四个篇章,深入挖掘以朱光亚、钱学森、王淦昌、邓稼先、郭永怀和孙家栋为主要代表的科学家倾注毕生心血和智慧,为国家研制“两弹一星”的伟大壮举,讴歌老一辈科学家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
学员纷纷表示,《英雄·丰碑》剧情跌宕起伏,艺术手段丰富,人物形象生动,情感表现细腻真挚,极具教育力和感染力,让欣赏者身临其境,受到深刻的感染教育和精神洗礼。
党史知识竞赛
创新打造诗词诵读课
“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登船回国之前,写下了这句话。”绵阳市朗诵艺术家协会主席但军在朗读时读道。
把参与“两弹一星”事业的领导人、科学家等人创作的诗词进行收集整理,围绕诗词里的“两弹一星”,打造出《有一种情怀——我愿以身许国》和《梦怀青平神剑出世》两门诗词诵读课程,邀请朗诵专家现场诵读,学员通过听、看、读、演,引起思想共鸣,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
激情演绎红歌传唱课
组织音乐专家人才,召开专题研讨会,以“歌声里的历史不变的红心”为主题,开发了《发自内心的高歌——祖国不会忘记》《我和我的祖国》、合唱史诗《黄河大合唱》等红歌传唱赏析课程,通过背景介绍、歌曲欣赏、现场演唱,激发学员学习热情和斗志,将对党的热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指导我们行动的强大精神力量。
深情讲述“两弹一星”故事会
“听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人肃然起敬。他们隐姓埋名,在艰苦的环境中‘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挺起了中国国防脊梁,这些科学家确实太伟大了。”来自河南安阳市委组织部的培训学员说。
由学院教师和两弹城基地讲解员组成故事会分享讲述团队,通过《冻坏一个人,你们得赔我》《最后一封家书》10多个生动的故事,多侧面、多角度展现参与“两弹一星”事业人员的家国情怀。
顺势开设党史知识竞赛课
“自古知兵非好战,当今和平需星弹。英明中央高远瞻,报国元勋苦攻关……”西安交通大学曹勇孝在参加完培训后写到。
以“牢记百年奋斗路,薪火相传两弹城”为主题,开展党史知识竞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经典影视作品等多种方式,让学员在比赛中再学习。
“‘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将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优化课程,做强品牌、做亮特色,为把学院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干部学院,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作出更大贡献!”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罗盛军说。(林忠伟 文/图)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