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GDP1546.17亿元,同比增长13.1%——
看绵阳半年成绩单的“质”与“效”
又到年中关键时。绵阳经济交出怎样的答卷?
7月19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1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上半年绵阳地区生产总值1546.17亿元,同比增长13.1%,两年平均增长7.2%。
细读这份“成绩单”可以看出哪些特点?又可以看出哪些趋势?
1稳中加固稳中向好 全市经济发展“大盘”稳定
从总量上看,2021年上半年,绵阳地区生产总值1546.17亿元;从增速看,同比增长13.1%,两年平均增长7.2%。
“今年上半年,绵阳的经济发展‘大盘’稳定,总体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市统计局局长贾智艳告诉记者,上半年,我市坚持“稳农业、强工业、促消费、扩内需、抓项目、重创新、畅循环、提质量”工作思路,全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经济活力显著增强,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这份‘成绩单’让我们倍感振奋。”贾智艳说,总的来看,上半年全市经济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这份“成绩单”,映照出全市上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坚定信心和责任担当。
“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如何得来?
“消费的加快回升,给全市上半年经济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贾智艳说,上半年,我市消费品市场稳定恢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9.70亿元,同比增长25.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7.4%。
今年以来,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火如荼的浪潮中,农业生产总体稳定。上半年,小春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8.86万公顷,同比增长0.2%;油菜籽产量为41.13万吨,增长6.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为86.04万吨,增长2.6%。生猪产能持续恢复,生猪存栏263.51万头,增长29.1%。
今年以来,我市仍坚定不移振兴实体经济,工业生产稳步增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7.4%。
由此可见,透过一系列数据,绵阳市场活力持续改善、现代农业发展强劲、工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上半年经济呈现出“肌体健康,韧性强劲”的发展之势。
2重点行业项目持续发力 经济发展动力足活力强
哪些因素促成绵阳二季度奋力追赶?“重点产业稳步增长,重点行业提供了有力支撑。”贾智艳透露,六大工业重点产业产值增长25.2%,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增长34.9%,节能环保产业增长29.0%,汽车产业增长23.2%,新材料产业增长20.7%,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长10.0%,食品饮料产业增长8.6%。
发布会上,贾智艳列出一串数字:上半年,35个行业大类中有31个行业实现增长,占比较大的行业稳步回升,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5.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6.4%。
服务业也在持续增长,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5.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7.6%;住宿和餐饮业增长28.1%;金融业增长9.9%;房地产业增长10.0%;其他服务业增长15.9%。
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加快建设,重点区域加快恢复、发展提速,带动相关领域投资,助推经济驶入快车道。
3月29日,四川省2021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我市分会场的“发令枪”也同时打响,集中开工125个重大项目,涵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总投资近472亿元。
6月28日,绵阳科技城新区2021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此次集中开工项目72个,总投资416亿元。科技城新区成立以来,我市围绕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和国家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全力打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改革开放、城市建设“四场攻坚战”,成功引进一批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重大产业项目,迅速拉开新区建设序幕。
经济活力在增强,创新活力不断迸发。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增长36.3%,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高1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企业增长44.1%,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高18.2个百分点。
3就业稳收入增保障强 民生“大账单”充满暖意
细看绵阳经济“半年报”,还是一份充满暖意的民生“大账单”——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上半年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29949人,同比增长12.29%;城镇登记失业率2.66%,低于省控目标1.34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直接关系老百姓的“钱袋子”,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3.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1.2%。
物价变动既是经济议题,也是民生关切,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0.1%,处于温和上涨的态势。
民生“大账单”,百姓“小确幸”。抽象的数字中,有生活里的柴米油盐、诗情画意,更有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上下同欲者胜”的奋进伟力。
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经济发展是动力。今年上半年,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不仅得益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得到持续拓展、巩固,还源于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抓民生也是抓发展,我市持续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日前,我市2021年民生实事项目清单“出炉”,包括人大代表票决项目在内共计41件,涵盖教育助学、文体惠民、生态修复、就业创业、道路提升等方方面面。截至目前,所有项目均有序推进。此外,我市还对资金保障、项目推进时间等都进行了明确规定,确保每个项目落地落实、不打折扣,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上半年全市经济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但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恢复均衡性还需增强,恢复回升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在贾智艳看来,下一步,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作出新贡献。
2021年过半,绵阳经济发展方向准、举措实,未来可期!(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黄小芹 李灵越)
GDP
2021年上半年1546.17亿元
同比增长13.1%,两年平均增长7.2%
第一产业
增加值156.47亿元,增长7.1%,两年平均增长4.6%
第二产业
增加值600.56亿元,增长12.3%,两年平均增长7.0%
第三产业
增加值789.14亿元,增长15.0%,两年平均增长7.8%
农业生产总体稳定
小春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8.86万公顷,同比增长0.2%
生猪产能持续恢复,生猪存栏263.51万头,增长29.1%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8.1%
服务业持续增长
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5.8%;住宿和餐饮业增长28.1%;房地产业增长10.0%
消费品市场稳定恢复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9.70亿元,同比增长25.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7.4%。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8.9%
财政金融运行良好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83.19亿元,同比增长21.4%,两年平均增长4.8%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232.20亿元,同比增长25.7%,两年平均增长0.8%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城镇新增就业29949人,同比增长12.29%;城镇登记失业率2.66%,低于省控目标1.34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7.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3.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1.2%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