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理杨帆——
牵起院企联姻“红线”的“月老”
杨帆在工作中
□绵报融媒体记者 郭若雪 文/图
“飞机、轨道交通等行业的专业LED照明领域,科技日新月异!”“为高校和企业之间牵线搭桥,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4月22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院企联合技术需求对接会正在涪城区金家林进行。
为了促成这场“联姻会”,科技助理杨帆已忙碌了一周。杨帆告诉记者:“前期在企业技术需求摸底、梳理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陆续开展了企业与技术团队的对接工作,促使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其中,此次的专家团队在研究方向及科研成果方面与企业高度吻合。”
在大家眼中,杨帆是热爱工作、刻苦钻研,乐观向上的“女汉子”;又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屡次牵起院企“联姻线”的“月老”——翻开杨帆的科技助理日志,写得最多的就是企业技术攻关需求。
“第一件事是跑企业,希望绵阳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需求都能记在脑里,装在心里。”杨帆说,几乎每天都要去企业交流,去企业就一定要去工厂车间,“不深入企业就不能了解行业的需求,生产一线的难点痛点正是我们高校院所科研攻关的方向。”
上岗以来,她和科技局科技助理核心技术攻关组成员一起,陆续深入企业生产线、研发车间,与企业负责人和科研人员进行深度交流,全面摸底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真实情况,准确把握企业科技创新的脉搏,为精准服务企业提供资料支撑。
真抓实干、狠抓落实,打造集聚各类科技创新要素的“强磁场”,已成为科技助理的共识。在担任科技助理前,杨帆是西南科技大学的一名教学科研人员,她深深感受到以重大创新供给创造巨大市场需求的迫切性。
“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杨帆说。
为企业解决技术痛点,打通发展难点,寻找突破口,推动产学研合作,正是作为科技助理的意义所在。杨帆表示,现在自己作为科技局科技助理核心技术攻关组的一员,就是希望把代表经济创新原动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在基础研究一线的专家学者聚到一起,在企业突破技术难题时注入高校科研的力量,实现校企联手共创佳绩。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