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 正文
致敬“两弹一星”精神!绵阳教师原创沙画《壮歌》
发稿时间:2021-06-29 09:13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经过两个多月的构思创作,近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老师龚静沙画作品《壮歌》完成。龚静说:“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要用自己的方式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沙画作者: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龚静 朗诵:两弹城讲解员、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学生

  绵阳新闻网讯 经过两个多月的构思创作,近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老师龚静沙画作品《壮歌》完成。龚静说:“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要用自己的方式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沙画视频截图

  在长达11分钟的作品里,“两弹一星”精神无处不在。一大批科学家、干部职工、解放军战士怀着强烈的报国之志奔赴戈壁沙漠,他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经受住了生命极限的考验,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从此,中国拥有了保家卫国、捍卫和平的核力量。

  《壮歌》还原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岁月。在荒凉的戈壁滩,一个背包、一把铁锹,这是建设者的家当;一间陋室,一堆资料,这是科学家的日常。每一帧画面都饱含深情,刻画出的人物惟妙惟肖,尤其是作品结尾时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邓稼先,郭永怀,王淦昌,朱光亚……崇拜之情油然而生,再配上铿锵有力的朗诵,整个作品慷慨激昂。

  

IMG_8882.jpg

 

  ↑沙画视频截图

  龚静告诉记者,在参观完位于梓潼的“两弹城”后,她就萌生了创作的念头,为此,她专门查阅了大量关于“两弹一星”的资料,收集了很多绘画作品和视频作品。创作过程中,她结合自己对“两弹一星”精神的理解,不断修改作品,力求尽可能还原当时的情形。“这是对老一辈科学家的尊重,是对宝贵精神财富的再现,容不得半点马虎。”龚静说。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文宇)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