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 正文
绿水青山美丽画卷在绵州大地铺展
发稿时间:2021-06-27 08:04   来源: 绵阳日报

  从国家森林城市到国家园林城市,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到全国文明城市,绵阳的头衔越来越多。一方面说明绵阳生态环境质量和人居环境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另一方面也显示绵阳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眼光长远、目标坚定。

  “空气质量越来越好,随手一拍就是大片。”6月20日,绵阳居民肖桂先和家人享受着周末散步的惬意。在她分享的朋友圈中,蓝天白云映衬下的三江湖国家湿地公园静谧美丽。

  肖桂先朋友圈里的点赞、好评,印证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带给群众的获得感。

  大事要事,善谋善为,蓝图绘就,绵阳路径明晰: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真正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

  谋略在心中,践行在路上——

  关闭或淘汰落后工艺设备(生产线)企业141户,整治“散乱污”企业2995户,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全方位系统推动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狠抓水环境质量精细化管理;实行“清单制+责任制+督考制”,科学制定整改方案,确保“整改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一批历史遗留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成绩硕果累累,变化历历在目——

  天更蓝。2020年,我省蓝天“成绩单”新增了绵阳为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我市今年4月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全国第12位,继续保持第一方阵。

  山更绿。全市共完成造林370.79万亩,森林面积增长到1694.94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78%,道路林网绿化率达87.95%,水系绿化率达85%,绿化绵州行动取得阶段性胜利。

  水更清。我市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地表水质量劣Ⅴ类水体比例、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氨氮排放总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7项指标均完成“十三五”考核目标。

  如今,绿色生活方式渗透百姓生活——

  主动参与到禁烧秸秆管理中,科学有序处理秸秆;积极响应文明祭祀,传播环保祭祀方式;选择单车、公交等低碳方式出行……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绿色”发展的种子在市民心中开花结果。

  如今,更多市民充分享受到生态红利——

  “过去身边的朋友总会到外地取景拍摄婚纱照,现在,就在绵阳城区,我也能为客人拍出满意的照片。”婚纱摄影师小马说,空气质量变好了,也带动他的生意更红火。他要做一位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带动更多朋友来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美丽家乡而努力。

  “没来绵阳之前,很多朋友告诉我,绵阳是他们去过最干净的城市。”外地来绵阳旅游的杨波说,来了之后发现,这座城市真的很宜居。走在绿道上,呼吸着新鲜空气,看着清澈的涪江水,再没有比这更让人享受的了……

  有名,有实,更有美好未来。如今,从涪江到安昌江,从仙海湖到鲁班水库,从三江湖湿地公园到小枧城市生态湿地公园,鱼翔浅底、碧波荡漾,一幅青山绿水、江山如画的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图景,正在绵州大地铺展。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尹秦)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