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 > 旅游资讯
四川全媒体编辑记者走进达州探访山水之秀和人文之美
发稿时间:2021-05-16 08:38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行走初心地,媒体看达州。4月27日至30日,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2021年年会暨2020年度四川省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奖评选会在达州举行。

  原标题:巴风賨韵 让人又惊喜又赞叹

  ——四川全媒体编辑记者走进达州探访山水之秀和人文之美

四川全媒体编辑记者参观达州普光气田科技馆

  行走初心地,媒体看达州。4月27日至30日,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2021年年会暨2020年度四川省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奖评选会在达州举行。

  在随后举行的四川省全媒体采风活动中,省内40余家媒体的百余名专家、编辑、记者走进达州,探访悠久历史文化,领略秀美巴渠山水,感受厚重红色底蕴。

  在达州,是什么让副刊“大咖”们惊喜连连、赞叹不已?

  是行走在巴山大峡谷,徜徉青山绿水间,感受文旅融合的无穷力量;

  是漫步515艺术创窟和钢琴博物馆,与“艺术大师”不期而遇,体验音乐书画无限魅力;

  是踏进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和张爱萍故居,追忆峥嵘岁月,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

  是深入普光气田科技馆,感触川气东送工程的宏伟壮丽,看自然资源如何“变现”……

  自然资源“变现” 助力产业腾飞

  “达州原是古通州,山自青青水自流。”达州古誉“通达之州”,地处四川盆地边沿,历史积淀厚重,人文气质独特,素有“巴人故里、红色达州、中国气都”之美称,是长江上游古巴人发源地之一、“西气东输”起点城市和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

  巴风賨韵,留下人间胜景;自然伟力,造就水墨达州。渠县汉阙、金山寺、巴山大峡谷、莲花湖……这里有丰富厚重的历史人文资源,也有景致天成的独特自然风光。

  沿着蜿蜒的山路径直而上,道路两旁青山绿水环绕,行走巴山大峡谷,看着山峦起伏,奇峰矗立,飞瀑石潭点缀其间,忍不住赞叹神奇的自然资源,在这里熠熠生辉。

巴山大峡谷

  巴山大峡谷景区位于达州市宣汉县,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独特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构成的山地峡谷型自然风景区,这里也是古巴人文化的富集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薅草锣鼓衍生地。

  作为巴山大峡谷的主要景点,桃溪谷集奇石褶皱与峡谷幽潭于一处,既有神秘奇特的钟乳石洞,又有婉约静谧的山泉飞瀑。一行人随心漫步林间,在欣赏山间丰富多样的景观中,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奇妙体验。

  不同于壮阔起伏的山景,鱼泉河更像是婉约诗词中描写的景象。长年的流水侵蚀形成鱼泉河地缝式峡谷,畅游其间,在幽深曲径间感受泉水潺潺,瀑布飞溅,还能欣赏泉眼、绝壁等山景水景。

巴山大峡谷中的飞瀑石潭

  祈福桥、定心石、鱼泉吊桥、鱼泉洞、一线天……在奇秀险峻的巴山大峡谷中,编辑记者们边走边拍,时而穿梭在奇峰怪石间,时而漫步在林间小道,偶遇畅游溪里的娃娃鱼时,更是引得大家惊呼“真幸运”。

  眼前的旖旎风光,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巴山大峡谷景区打造时,定位于文旅扶贫、全域旅游,这些年直接带动巴山大峡谷片区9万多贫困人口脱贫奔小康。

  同样在宣汉县境内的普光气田科技馆,大家聆听着普光气田的“前世今生”和“硬杠杠”的科技实力,细数这里创造的诸多全国乃至世界之最,“普光速度”“中国样本”令人赞叹。

  普光气田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大规模海相整装、第一个年产超百亿立方米的高含硫气田,也是国家“十一五”重大工程“川气东送”的主气源;普光天然气净化厂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厂……一项项成就背后,离不开自然的恩赐,更离不开达州和企业的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

  如何深挖潜能发挥优势,找到最大公约数?这些年,达州努力激活沉睡的自然资源,多管齐下拓展“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探索出一条“资源变现”的绿色发展新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樟园

  走进网红“打卡地”遇见“艺术大师”

  在文化气息浓郁的达州515艺术创窟,副刊“大咖”们欣赏名画、讨论美文、拍下美景,古朴的亭阁和观景步道掩映于茂密的林木之中,自然石穴以及天然石材搭砌成的美术馆让人赞不绝口。

  515艺术创窟位于达州市通川区罗江镇仙女洞,作为具有“地方·国际”风向标的艺术高地,是集艺术展陈、会务接待、艺术创作、艺术培训,以及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艺术产业区,面向社会大众开放。

515艺术创窟外景

  追溯515艺术创窟的前身,是一个代号为“515”的国防战备要地。上世纪60年代,这里是一个国防军工炸药的存放基地,直到后来军队搬走重新将仙女洞移交给当地。

  2017年起,达州日报社依托原仙女洞自然风貌和青石建筑进行了转型改建打造,让昔日炸药仓库华丽变身为艺术高地。如今的515艺术创窟里,蜿蜒的洞耳河畔依次镶嵌着樟园、黄桷园、尔雅堂、入驻艺术家工作室、临江园、七贤堂,以及洞窟美术馆1号、2号、3号馆等。

  幽雅的自然风光,浓郁的艺术气息,丰富的艺术展事,精美的书画作品,使515艺术创窟成为文化观光的网红“打卡地”,迎来五湖四海的游客。

  “音乐这份事业真的很美”,走进达州钢琴博物馆,看到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的这句话,让人不由得静下心来慢慢欣赏。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的钢琴博物馆分为三层,存放着300多架来自世界各国的名贵古董钢琴。

钢琴博物馆

  博物馆一楼大厅里,一架约5米宽的“双子星超级钢琴”格外醒目,这架银白色的连体钢琴被誉为钢琴家的“劳斯莱斯”,全世界只有2架,价值高达千万元。与众多双钢琴不同的是,这架钢琴实现了真正的“连体”,它将两架三角钢琴键盘相反放置于一个外壳中,巧妙地将两架钢琴的钢板、连音板、边框合二为一,造型别致但兼具实用性,支持4人8手联弹。

  沿着黑白琴键般的楼梯走上博物馆二楼,场面更为壮观:立式钢琴、方形钢琴、三角钢琴、管式钢琴等各式各样的钢琴整齐摆放,还有扬琴、古筝、阮等古典乐器。而三楼的古董钢琴精品展示区则放置着从18世纪到20世纪各时期的钢琴。

  伴随着轻快舒缓的音乐声,在达州钢琴博物馆里,不仅欣赏到贝多芬、李斯特等名人使用过的钢琴,著名钢琴演奏家李云迪的“云迪牌钢琴”,还有王宫贵族使用过的古董钢琴,背后流淌着时光留下的故事。

  达州钢琴博物馆建成开放后,不仅承担艺术教育培训、专业等级考试、惠民文艺演出等公共文化服务,还将促成全球顶级音乐赛事在这里举办,美妙乐声回荡在这里,成为达州一道独特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

  回望历史征程 汲取奋进力量

  回望历史,达州是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战场,十万巴渠儿女壮志从军,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纵横大巴山,挥洒革命情。“中国红色第一联”“中国红色第一街”均诞生于此。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时节,编辑记者一行探访张爱萍故居和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重走初心征程,追忆峥嵘岁月。

  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发生了太多英雄故事。在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伴随着讲解员的介绍,大家回顾了先辈们的英雄事迹。

  大量实物和图文资料的展示,生动再现了红四方面军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许多重大史实,充分展示了巴山红军精神和达州人民为国家、为民族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也反映了王维舟、张爱萍、陈伯钧、向守志、魏传统等50余名达州籍红军将领的光辉业绩。

  依山而建的张爱萍将军故居,呈四合院布局,是我国传统的歇山式全木质结构楼房。张爱萍将军早年曾在此生活、学习,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大家一边认真聆听讲解,一边仔细看着故居内的陈列实物、图片、将军摄影和书法作品,感受张爱萍将军的革命历程和光辉业绩,接受红色文化洗礼,汲取奋进力量。

张爱萍故居

  2010年1月5日,在张爱萍诞辰100周年之际,达州市对张爱萍故居重新修缮对外开放,已成为四川省红色旅游和将军故里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赏巴风賨韵之秀美,感水墨达州之灵气。“达州的壮丽、富饶、神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山水有清音,达州见真美,创窟皆锦绣,大块化文章”“达州的美景如画宜人,达州的师友厚道暖人,给我留下美好的回忆”“璀璨人文景观与秀美自然风光完美交融的宝地”……

  行走中,编辑记者们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美丽达州的精彩神韵,临行时,纷纷情不自禁抒发赞美之情。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千言万语道不尽达州的好山好水好风光,期待水墨达州绘出新画卷。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黄小芹 文/图)

  部分图片由达州日报社提供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