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 > 旅游资讯
颜值高有特色 绵阳景区实力圈粉游客“井喷”
发稿时间:2021-05-05 08:17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今年“五一”假日期间,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汇聚绵州景区景点,欣赏富乐山水美景,感受中国科技城魅力。5月4日,记者从市文广旅局获悉,截至当天15时30分,我市A级旅游景区当天共接待游客13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47.72%,实现门票收入172万余元,同比增长268.14%(以上数据不含江油方特东方神画)。

  

仙海亲水湾受青睐(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赵利宾 摄)

 

 迎来小游客

  游玩潼川古城(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胥江摄)

  体验采茶

  小小讲解员

  乘小火车游玩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春梅摄)

  八方游客聚绵州

  绵阳新闻网讯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春梅)今年“五一”假日期间,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汇聚绵州景区景点,欣赏富乐山水美景,感受中国科技城魅力。5月4日,记者从市文广旅局获悉,截至当天15时30分,我市A级旅游景区当天共接待游客13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47.72%,实现门票收入172万余元,同比增长268.14%(以上数据不含江油方特东方神画)。

  5月1日是小长假的第一天,上午9时30分,涪江之滨的越王楼人潮涌动、熙熙攘攘。作为绵阳城市的座标,游客们在这里登高望远的同时,将绵州美景尽收眼底。从甘肃慕名而来的张先生和家人、朋友登顶越王楼,参观科技馆,再游览三江半岛景区、小枧湿地公园……一路走来,张先生不停拍照留念、发朋友圈,并感慨:“绵州美景、人文、科技荟萃,不负此行啊!”

  红砖、青瓦、松柏挺立,在梓潼“两弹城”邓稼先旧居前,专程从遂宁带着一双儿女来此游览的代先生告诉记者:“以前从影视片中了解过‘两弹精神’,今天身临其境,有一种现场感,也让孩子们在参观游览中了解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那种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倍感欣慰,辛苦一点我们觉得很值得!”北川一景区员工在朋友圈发文感慨,“五一”游人如潮的景象,让游客看到了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旅游复苏向好的希望,“仿佛又回到了疫情发生前,每逢假日,景区人头攒动的情景!”

  外地人游绵州,绵阳人游绵阳。今年“五一”假期,自驾出行的比例大幅度上升,家庭自助游、亲朋好友结伴出游成为假日旅游市场的主力。江油方特东方神画成为绵阳及周边百姓新的网红“打卡点”,来此休闲度假的游客热情高涨。据市交警部门的消息,5月1日上午8时开始,大量机动车通过绵阳、绵阳南、松垭、仙海、青义等高速公路收费站进出绵阳,高速公路出现排队现象。

  据了解,“五一”假日期间,全市各文旅场所均坚持每日抽查巡查,及时掌握情况,做到严防严控、到点到位,疫情防控不放松。A级旅游景区售票窗口和大门入口严格实行“一米线”制度。各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均要求进馆人员扫健康码或测量体温,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红色旅游迎热潮

  绵阳新闻网讯 (陈云波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春梅)“五一”假日期间,我市各地红色旅游火热,游客们纷纷前往红色景区,感悟红色文化,厚植爱国情怀。5月4日,记者从市文广旅局获悉,截至当天15时30分,我市红色A级旅游景区当天共接待游客40000余人,实现门票收入13万余元。

  5月4日,记者在梓潼“两弹城”门口看到,等候入馆的游客排起了长队,游客们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佩戴口罩、有序排队、扫码进入纪念馆参观游览。游客们走进大礼堂、办公楼、模型厅、档案馆、邓稼先旧居、将军楼等,结合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和一份份详实的文献资料,感受老一辈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奉献精神,汲取“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磅礴力量。游客们参观完“两弹城”,还观看了大型情景剧《英雄丰碑》,该剧通过话剧小品、情景歌舞、诗歌朗诵等形式,再现了老一辈科学家们的家国情怀。

  据介绍,全省“红色旅游年”系列活动启动以来,红色旅游景区和红色旅游线路不断升温。“五一”假期,我市迎来红色旅游热潮,不少市民、游客选择来到红色旅游景区,缅怀革命先烈,感受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前往梓潼“两弹城”、江油王右木纪念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等红色景区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游客彭先生是来自我市某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他感慨到:“‘两弹一星’先辈科学家们给我们作出了榜样,他们那种爱国奉献的精神,给了我很好的启发。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向老一辈科学家看齐,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争取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

  今年“五一”假期,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工作人员也忙碌了起来,为各地游客提供讲解和综合服务。其中,穿上红色马甲的小小讲解员韩子萱、刘雨薇两位小朋友成为焦点,他们绘声绘色地为游客讲解,给游客提供服务,赢得了游客的好评和赞赏。

  绵阳新闻网讯 (吴成光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赵利宾)今年“五一”小长假,仙海区又火了,每天前往这里旅游的游客如织。为保证游客的游览体验,仙海旅游景区实行了错时错峰限量游览,同时运用智能设备引导游客游览。

  从5月1日起,仙海区的游客流量开始陡增,5月2日因车流量大,交警部门还实施了临时交通管制。在仙海旅游景区大门,路旁新增了户外LED大屏,实时显示主要景点的人流情况,并播放各景点游客量,引导游客及时调整游览顺序,避免景点拥堵。亲水湾等部分人流量大的景点,还在入口处安排工作人员值守,根据游客数量实行错时错峰限量游览,以保证游客的游览体验。

  在此基础上,仙海区利用刚建好的智慧仙海平台,每天由带班领导现场值守,并安排公安、交警、城管、旅游等职能部门坚守在调度指挥中心监控景区游客动向,第一时间掌握景区交通和游客动态,并给出引导措施,以确保景区主要景点错时错峰限量游览,让游客在仙海度过一个轻松愉快的“五一”假期。

  此外,为满足游客车辆停放,仙海区在“五一”假期到来前抢时完成了游客中心停车场的修建,可提供车位近700个,并在沉抗场镇新建了近400个车位的停车场,大大缓解了停车难。与绵阳公交公司紧密对接,开通了绵阳机场经火车客站、临园口、富乐汽车站直达仙海的旅游直通车,并增加22路公交车发车班次,极大方便了城区市民前往仙海游玩。

  “没想到游客这么多,秩序还这么好。”5月2日,德阳游客李先生一家5人来到仙海亲水湾沙滩,这是他们第二次来到仙海。他表示,虽然今年游客比之前多很多,但这次的旅游体验更好,不仅有适合老中青少儿的游乐项目,餐饮小吃方面也更丰富,而且到处都能看到“红马甲”,主要景点还设置了“一键求助”服务。

  交管部门提醒,仙海旅游景区是一个开放式景区,“五一”假期车流量大,建议游客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前往,游览过程中请随时关注景区通知,服从景区安排,错时错峰游览。

  央视关注绵阳乡村游

  绵阳新闻网讯 (陈勇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春梅)赏花、采茶、摘果、摸鱼、钓虾……今年“五一”假期,乡村旅游备受市民青睐。游客们走进美丽的田野乡村,感受清新自然的生态美景,品味乡村文化气息,品尝原汁原味的特色美食,体验沾泥土、带露珠的乡村生活。

  在平武县豆叩羌族乡禅茶小镇,来自成都、德阳、遂宁等地的游客开启了“劳动式”的过节模式,上午入园采茶、下午手工炒茶、晚上围着篝火跳锅庄、烤鸡、烤兔、烤全羊……山清水秀的羌乡小镇,体验式的游玩给游客们带来的不仅是劳动的快乐,也让游客体验到了不一样的羌俗风情。从德阳自驾在此游玩的尹先生一家,谈及此次旅行,竖起大拇指点赞。尹先生告诉记者:“我女儿今年13岁,是第一次体验采茶。孩子通过现场采摘的方式,知晓了最好的茶叶是茶树尖上最嫩的那两片,让她开了眼界,收获了课堂外不一样的知识。”

  在安州区花城果乡,枇杷、蓝莓成熟了,柚子花开正香,引得前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果树前、竹林里,凉亭下,三三两两的游客争相拍照发朋友圈;家庭自助厨房,烧柴火灶、品烧烤、吃大锅菜……美丽乡村的体验项目让游客玩得不亦乐乎。“这两天游客都超过800人,昨天中午光是大厅宴席就坐了三轮,今天中午截至10点半就不接受游客订餐了。”5月2日,花城果乡一家餐饮店老板告诉记者,为应对今年“五一”假期游客人数增长,他们提前做了准备,如服务人员较平时增加了15名。

  轻烟袅袅的竹林深处,客人坐在茶亭里或品茗喝茶、或写字画画,或击打非洲鼓……乡村生活也流淌着浓浓的文艺气息。在安州竹涧山庄,游客们能体验到别样的乡村生活。该山庄老板告诉记者,农家乐不仅是让游客吃吃农家菜。为吸引游客,提升乡村旅游内涵,他们专门增加了体验项目,游客来了不仅仅看乡村风景,还能享受文化生活。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农旅互融,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发展思路,充分利用绵州美丽山水和深厚历史文化,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助推乡村旅游。“五一”假期,类型丰富、层出不穷的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旅游的主体,包括景观类旅游产品、民俗旅游村、休闲度假村、观光农业示范园等。

  安州民俗游,以及涪城、游仙、三台田园区等乡村徒步骑行、农场体验、家庭聚会等成为乡村游的主要内容,各景点吸引远近游客前来度假观光,乡村旅游经济迅速升温,乡村旅游收入明显提升。安州区欢乐童梦小屋、浮生御酒店的亲子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桑枣镇翎谷·濯缨、古道溪畔,千佛镇木言别院、逸迹·时光乡村酒店、三和养生山庄,雎水镇安驿·箱几、浮水栖居,花荄镇竹影清风等一批精品民宿早在“五一”节前预售一空。

  值得一提的是,5月2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还特别对平武体验式乡村旅游进行了报道。

  游人如织破记录

  绵阳新闻网讯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春梅)今年“五一”假期,梓潼七曲山风景区游人如织。仅5月1日、2日两天,该景区接待的游客人数较往年最高人数大幅提升,破以往记录。

  记者在七曲山风景区南山门游客中心看到,景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安排游客有序扫码进入、在线购票、机器测温、自助验票、免费提供口罩……游客们充分感受到了贴心的“微笑”服务。据景区一位工作人员讲:“‘五一’假期以来,我们景区每天的游客量比往年都多,游客主要来自成都及周边区域,以家庭式出游的居多。”

  记者从七曲山风景区获悉,该景区南山门至北山门范围内禁止一切社会车辆通行,前往七曲山大庙景区的自驾游游客,须将车辆停放至南山门、北山门停车场,再乘景区摆渡车进出景区。

  针对前往广元出川方向的车辆,请经由绵阳方向沿国道108线行至梓潼大手笔路口右转沿文昌大道行至文昌镇路口右转,在经马鸣镇、建兴乡、演武镇至广元方向;前往绵阳入川方向的车辆,请经由广元方向沿国道108线行至梓潼演武镇,在经建兴乡、马鸣镇行至文昌镇路口左转沿文昌大道行至大手笔路口左转至绵阳方向。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