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潼江
自强镇压缩式垃圾处理站
卧龙镇污水处理站
梓潼美丽乡村
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梓潼县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基础改造、产业富民推进、文明新风培育”五大行动。全县按照“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全面推进“农村垃圾革命、农村污水革命、农村厕所革命”,重点治理环境卫生、村容村貌,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高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提升农村群众幸福指数。
目前,梓潼广大乡村整洁卫生、规范有序、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逐步显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超过97%,乡镇污水处理站实现全覆盖,被评为“绵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优秀县”。共创建省市“四好村”101个、“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202个,幸福美丽新村200个。许州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许州镇、黎雅镇、石牛镇、仁和镇成功创建成为四川省“百镇建设行动”示范镇。
□林忠伟文/图
坚持分类治理 抓好“农村垃圾革命”
“以前村里的生活垃圾、白色垃圾满天飞,一年四季臭气熏天,无人清理,老百姓怨声载道。现在村上在这里修建了垃圾集中收集点,我们把垃圾分门别类放入收集点内。”文昌镇新桥村村民赵朝军说。
梓潼县完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机制,促进城乡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严格实行生活垃圾分类“二次四分法”,将生活垃圾按照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收集,采取农户初次分类和保洁员二次分拣。并通过成立县废旧物资收购利用公司,在各镇(乡)设置回收站点,形成再生资源收集、分拣、运输、加工和利用完整产业链。
在黎雅镇,投资160万元的压缩式垃圾处理站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压缩式垃圾处理站日处理垃圾100吨。据悉,垃圾通过压缩后,将运输到绵阳垃圾焚烧处理厂进行焚烧发电。黎雅镇镇长闫海均说:“黎雅镇压缩式垃圾处理站能有效解决黎雅镇、金龙镇、宏仁镇等乡镇垃圾的处理,在保护当地环境的同时,降低了垃圾处理成本。”
截至目前,梓潼县建成镇(乡)垃圾中转站32个、镇(乡)回收站32个、村级回收点329个、垃圾压缩转运站6个,新改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570个,生活垃圾治理率达到97%以上。
坚持集中处理 抓好“农村污水革命”
“过去每家每户都是把污水直接排放,经常闻到一股臭味,严重影响场镇形象和老百姓人居环境。现在每家每户的污水都进入了场镇污水管道网,再进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环境面貌有了很大改善,生活开心,日子越来越好。”卧龙镇兴龙社区二组居民曾平说。
梓潼县以实施乡村振兴、切实“改善民生”为抓手,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原则,从2019年开始,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的原则,切实加块乡镇污水处理站的建设。在建设中,大力推行重大项目代办制,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投资环境。并从行政审批、服务效能、生活保障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为污水站落地建设“提速”。健全完善政府与金融机构协调机制,依托国有平台公司,努力破解融资难题,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据悉,该县乡镇污水处理站由汇智公司统一经营管理。梓潼县汇智公司董事长薛国斌说:“在后期,汇智公司将切实加强管理,层层落实目标责任,保证污水处理站正常运行,造福老百姓。并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扩大污水处理站覆盖范围,让更多的农村群众受益,助力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梓潼县共筹措资金2.1亿元,新建24个乡镇污水处理站,实现原来32个乡镇场镇污水处理全覆盖。如今,所有镇(乡)污水处理站稳定运行率达到9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
坚持统筹推进 抓好“农村厕所革命”
“通过实施‘厕所革命’,彻底改变了家里卫生环境。厕所里外显得格外干净整洁,再也没有苍蝇、蚊虫那些,我们今后更要爱清洁,讲卫生,让生活越来越好。”自强镇长征村八社村民王光胜说。
在推进“厕所革命”中,梓潼县坚持“政府主导、农户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要求,通过示范+引领,因地制宜推进“厕污共治”工作,分类推广“三格式化粪池”“沼气池化粪池”“一体式处理设施”等农村户用厕所改造模式。改造资金来源主要是政策补助、农户自筹为主,改造主要满足不能淋雨、安便盆、水冲式、室外粪坑出口加盖等项目。
在建设中,梓潼县按照“县干部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社”的原则,建立起责任清单,进行科学规划,切实加快建设进度。梓潼县演武镇党委书记焦剑说:“观义镇深入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层层落实了目标责任,严格保证进度和质量,对补助的每一分钱,都用到了农村厕所建设上,以此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提升农村群众幸福指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幸福美丽乡村。”
截至目前,梓潼县累计完成农村户厕改造22608户,配备农村粪便抽运一体机329台,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8.7%。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