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资源禀赋优势 聚焦主导产业发力
游仙:先进制造业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绵阳新闻网讯 4月9日,在位于游仙区新桥镇的中国(绵阳)科技城核医疗健康产业基地建设现场,摊铺机、胶皮压路机等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场地平整作业如火如荼进行。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建成全国最大核药研发生产中心。
根据我市与中广核公司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公司将投资约186亿元,在此布局建设医用同位素生产基地、质子医疗装备制造基地和核测控装备研发制造基地。以核技术研究尤其是放射性同位素研制能力为支撑,对有关科研成果进行产业转化,将填补我国在高端放射医疗装备制造和核药领域的空缺。全部建成后,预计实现年销售产值超500亿元。
吸引这一优质项目的底气,来源于游仙区厚重的科技资源禀赋。
作为中国科技城的核心区,游仙辖区拥有包括25名两院院士在内的各类科技人才8万余名,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等一批国家级科研院所,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2个。“中物院创新大赛”、中国科技城(游仙)人才俱乐部及每年定期为辖区院所举办的相亲联谊会、运动会等特色交流活动,成为院地深化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重要载体。
依托优势科技资源,游仙区不断深耕工业领域,聚力发展以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和新型功能材料、核技术、激光技术、集成电路“3+3+1”产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突破90%。
以新型材料领域龙头公司东材科技为例,游仙区依托该公司延伸上下游产业链,着力打造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园,大力发展磁性材料、新型膜材料、先进电子材料等为重点的特色新型功能材料产业。目前,辖区集聚了开元磁材、聚合新材料等优质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关联带动飞腾精密机械、旭博精密等一大批中小企业落户游仙,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聚化发展成效初现。
在集成电路领域,游仙区重点对接与该区现有及规划产业关联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先后招引移柯物联网、久远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等项目,为全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弯道超车”筑牢根基。近年来,四川移柯智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通过持续技术研发投入,系列无线通信模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车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众多领域,拥有了较强市场竞争力。
在核医疗健康产业基地项目建设现场,除了施工人员外,出现频次最多的当属头戴安全帽的游仙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从保障水电供应到协调施工进度,他们同施工方一起,奋战在建设一线。
在游仙区行政审批局专人远程服务下,中广核同位素科技(绵阳)有限公司注册仅花1小时就完成了营业执照办理,公司所需公章免费申领。
值得称道的“游仙速度”背后是该区良好的营商环境。
良好的创业环境,是企业赖以发展壮大的土壤。急企业之所急,忧企业之所忧,长期以来,游仙区着力通过营商环境优化,促使创新发展环境优化。该区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组建行政审批局,将20多个部门行政许可权全部集中,推行“一窗受理、全程代办”模式,项目建设审批时间从200多个工作日降为60个工作日以内。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帮助企业发展壮大,游仙区探索整合辖区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建立跨界融合“产业大联盟”7个,撮合关联人才、上下游企业建立产学研“小组团”18个,引导关联企业建立“自愿组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设立1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出台《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八条扶持政策》,一大批制造业转型升级急需的人才奔赴而来。
“十三五”期间,游仙交出区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8%以上的高质量发展答卷,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我们将加快实施重点产业集聚行动,努力建设产业链条贯通、产业体系健全,规模化、集群化的先进制造示范区。”对于未来的发展,游仙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杜畅)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