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盐亭
【盐亭】细“治”入微打通基层治理“末梢神经”
发稿时间:2023-07-28 09:23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质效和温度的“神经末梢”。

  原标题:坚持党建引领 突出精细要求 下沉治理重心

  盐亭:细“治”入微打通基层治理“末梢神经”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质效和温度的“神经末梢”。

  近年来,盐亭县坚持党建引领、靶向施策、多方联动,以问题为导向,突出精细要求,下沉治理重心,以细“治”入微的服务提升基层治理温度,不断推动城乡基层治理工作走深走实,以高效能治理服务好高质量发展,为盐亭现代化建设夯实底部基础、营造良好环境。

  

鸟瞰美丽的盐亭县城

  精准治理见实效 党建引领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党建是引领社会治理的主阵地,是基层治理的核心和龙头,其作用和地位不可替代。如何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成为推动基层治理的关键所在。

  “区域化”党建凝心,打开同频共振新局面。盐亭聚焦社区党组织区域“轴心”作用,在指南、石岭等社区组织54个“双报到”单位共建“大党委”体系。依托“主题党日”“双报到”等载体,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参与协调老旧小区改造、问题楼盘处理等群众急难愁盼事项32件,常态化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惠民政策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提质等志愿活动。

  “综合化”服务暖心,凸显便民惠民新亮点。立足“凝聚党员、服务群众”,在红光、滨江两个社区打造多元一体党群服务中心,打通宣传、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北街社区打造“民族融合”党群服务中心,结合回族民俗文化,建立回汉居民“共议、双帮、互带”制度,构筑“回汉一家亲”服务阵地。按照亲民化、便民化原则,加强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完善社会事务、医保社保、就业招聘等服务窗口设置,开辟文娱活动、志愿服务、亲子趣味等多功能区域,实现便民服务站功能多元、高效便民。

  “网格化”管理贴心,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小区党支部为重点、红色物业为支撑、网格员为骨干、楼栋长为基础的网格体系,上下联动、同向发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红色管理网络,有效覆盖30735个家庭。

  积极打造“盐途有我·同心共治”党建品牌,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来源广泛、流动性强、联系面广的特点,围绕外卖小哥、快递配送员、货车司机等群体,通过“联‘新’共建、暖‘新’服务、用‘新’同治”,促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治理。

滨江社区“阳光居务面对面”现场会

  精细治城求突破 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日趋完善

  “买东西价格比超市便宜不说,这里还可以办理养老、托育、家政等业务,开展文化活动,当志愿者还可以用积分兑换实物,社区治理让我们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近日,盐亭凤灵街道居民王女士在滨江社区便民惠民超市兑换志愿服务积分实物后开心地说。

  这得益于滨江社区探索实施的“公益+商业”模式。滨江社区建立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滨江社区居民服务公司,公司的部分收益转入社区公益基金,用于购买米面油、鸡蛋等物品充实“志愿服务积分”超市,志愿者通过参加工会活动、志愿服务等赚取积分。

  社会治理核心在人,关键是体制创新。凤灵街道深化完善基层治理机制,以城乡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试点先行、示范带动,推动城乡基层治理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基层治理一头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冷暖。“凤灵街道将持续坚持党建引领,在创新基层治理机制、社区服务项目化等方面形成特色和亮点,加快实现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城乡社区建设目标,提高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凤灵街道党工委书记袁政介绍道,凤灵街道目前已有社工、志愿者1000多名,专业社工团队1个,社区社会组织4个,辖内文同路社区、石龙社区、滨江社区被评为“四川省绿色社区”。

网格化服务群众暖人心

  精心治村下真功 持续提高城乡基层治理水平

  “我的工作岗位虽不起眼,但责任是一点儿也不小,环境卫生、道路安全、大事小事都得细致入微。”文通镇龙桥村网格员何守明一边说,一边忙着清扫路上的垃圾。

  小村庄承载大民心,小网格连着千万家。小小网格员的“助攻”,形成了“一个好汉三个帮”的局面。环境卫生到了村或社区这个层级,就不再是理论问题,而是如何实践的问题。

  以文通镇为例,该镇通过“村民委员会+网格员+村民自治”模式,让乡村焕发出新活力。村民委员会制定环境卫生维护条例,建立及时发现和逐级报告制度,“管理+奖励”双管齐下,利用积分制助推乡风大文明;网格员成为环境卫生治理的“前哨”,敏锐发现环境卫生问题,让环境卫生“进网格”,环保意识“走在前”;村民成为自家门前环境的主人,签署“门前三包”协议,维护门前环境,不乱堆乱放,做好日常清洁等。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影响半径不断扩大,常态化实现院里干净、村里美丽。

  基层治理效能如何,人才是关键因素。近年来,盐亭县以社会工作人才为支撑,助力城乡基层治理。为切实推进本土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玉龙镇不断提升村(社区)“两委”干部、社会工作者专业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社工人才在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共同推进城乡基层治理。

  此外,盐亭聚焦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构建动态优秀党组织书记“领头库”、村级干部“青年库”、种养大户“先锋库”、高学历“精英库”四类后备人才“蓄水池”,选择潜力好、素质高、能力强的后备人才,分类别、分批次进基地、到企业、入机关,进行跟班学习、顶岗锻炼,进一步夯实城乡基层治理基础,为盐亭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环境。(绵报融媒记者 杜亚菲 文/图)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