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绵阳科技界的“顶流”,12月29日,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官宣“出道”,将瞄准“卡脖子”问题和国产替代等关键核心技术,赋能创新产业发展,全面提升科技城创新能级。
为什么需要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它和其他科技创新平台有什么不同?又将如何院地共建?
1 履行时代使命服务国省大局
在揭牌仪式现场,大家都有一个共鸣:“打造共通共用、共建共享的科技创新示范平台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当前,全国正在进行新一轮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明确提出在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四川正以成渝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牵引,加快建设一批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在此背景下,院地共建中国(绵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逢其时。
为什么要建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市科技局局长赵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了三个答案。
“首先,成立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的重大举措,是强化保障国防需要和市场需求的务实之举,是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的关键一招,能够为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提供有力支撑。”赵琳告诉记者。
第二个答案则蕴藏在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的主攻方向上,将聚焦核技术应用、激光装备、先进材料等优势领域,以打造共通共用、共建共享的高能级创新平台为目标,为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提供新动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战略贡献绵阳智慧和力量。
赵琳表示,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还将在关键产业技术应用研发、成果转移转化、创新人才引育、金融资本汇集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路径,促进产业需求、创新要素与金融资源一体化发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推动科技力量更好地履行时代使命、服务国省大局。
2 组建新型研发机构打破体制藩篱突破核心技术
如何攻坚?明确路线图谱是第一位。组建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是一次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推动发展的过程,有“促进协同创新、突出高点定位、集聚优势力量、推进机制创新”四大特点。
“促进协同创新”主要是体现在科技协同上,通过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创新平台,可以将在绵院所科技成果向地方进行转移转化,实现科技协同创新发展。
从目标功能定位上看“坚持高点定位”——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将聚焦核技术应用、激光装备、先进材料等优势领域,以推动“卡脖子”和国产替代等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以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目标,致力于将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成为高水平的新型研发机构,展现较高的目标定位。
如何看待“集聚优势力量”这个特点?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集聚优势力量形成科技资源集聚地、金融资本汇集地、创新人才引育地,从而体现强大创新合力。
“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集聚优势创新资源,选取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我市将集中重点财力支持研究院建设,对引育所需专项资金,按照‘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支持。”市科技局副局长熊仪江告诉记者,同时还将支持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引入天使、创投、风投等资金;支持研究院建立人才引育服务机制,全职或柔性引进院士以及各类创新领军人才担任学术带头人、组成研发团队。
“推进机制创新”主要体现在运行机制设置上,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借鉴先进地区的建设经验和做法,以创新理念贯穿始终,通过建立完善突破性的协同机制、“放管服”结合的管理机制、覆盖创新全链条的运行机制,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和供给侧改革,实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突破。
3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力奏好科技与经济“交响乐”
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应运而生正是绵阳坚持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强化应用导向,发力“供给侧”的具体举措。
纵观绵阳创新领域的闯与试,不仅在于区域联动,还有制度、人才、资金等要素的配套与整合。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出台政策措施、搭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广开源头导入科技创新资源、找准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难点卡点问题,不断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落实。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将如何在这方面破题?
在服务经济建设大局上,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将聚焦协同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关键核心技术,进一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同步推进,促进科技成果的工程化、资本化、产品化,进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在科技成果转化的链条上,每个节点、每个主体都不可或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都应发挥好各自职责。一头是科研探索,一头是产业需求,二者有天然的差异。”熊仪江介绍,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以院地共建为基础,将有力促进资源共享,推动重大科技成果二次研发和转移转化,实现创新协同发展。
据了解,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作为科技创新示范平台,将积极探索和创新利益协调机制,让各类科技资源有效聚集、创新主体充分调动、创新引擎全速运转,促进创新资源互通共享、相互支撑、高效转化。
攒指成拳,打造集聚各类要素的“强磁场”,已成为绵阳科技创新领域的共识。
“科技城新区研究制定了招院引所专项政策,从办公场地、人才聚集、平台建设、技术攻关等多个方面给予支持。”绵阳科技城新区科技创新局负责人杨静霞表示,对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落户到科技城新区将提供办公场地,帮助研究院里的研发团队、创新创业团队、科技服务机构顺利入驻,让在绵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在科技城新区转化,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是具有鲜明的中国科技城特色的研究院,将朝着建设成为有全国影响力的新型研发机构迈进!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郭若雪)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