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时评
谱写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篇章
发稿时间:2021-11-29 09:01   来源: 绵阳日报

  □吴晓玲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在文化建设上,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宣传文化工作必须要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扎实做好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汇聚起坚定历史自信、创造历史伟业的磅礴力量,奋力谱写新时代平武宣传思想文化新篇章。

  一是持续用力做实舆论宣传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体系完整、科学系统的新闻思想。在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中,我们要始终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管媒体,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话语权,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思想宣传主阵地作用,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最前沿。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到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既准确报道新闻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树立创新思维,坚持与时俱进,推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内容和形式等各方面创新,使新闻舆论工作不断适应和引领实践发展,为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基础。凝聚人才优势,持续加强融媒体中心建设,将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选人用人导向,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统筹各方力量,切实做好平武经济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宣传,传播平武好声音,展示平武新形象,让党的新闻工作为党和人民服好务,为助推平武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

  二是持续用心推进文化繁荣发展。一个有深厚文化自信的民族,才有长久屹立的精神支撑,才能拥有复兴之魂。平武作为一个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县,不仅幅员面积辽阔,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平武优秀的传统文化,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提高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做好白马文化保护、发掘、传承工作,推动办好白马王朗风情节。同时,将群众文化工作融入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做好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着力构建“村规民约、道德评价、乡风监督”三大体系,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培养新型农民,繁荣农村文化,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提升农民群众精神风貌。着力抓住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按照突出主旋律与多样化并重、强烈的时代气息与健康的民俗色彩并重的原则,积极因势利导,将我县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有机结合起来,给群众文化活动赋予新内容、新形式、新意境。

  三是持续用情筑就文艺创作高峰。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坚持加强全县文艺精品创作,把繁荣文艺创作、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摆在突出位置,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做好新时期文艺工作,充分发挥文艺小分队的红色轻骑兵作用,通过开展一系列贴近生活、生动鲜活的“微宣讲+文艺演出”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以艺术的形式融入到各类节目中,展现在舞台上,发出宣传“最强音”,让文艺的种子在基层、在百姓中开花结果,达到文艺泽润于民的效果。坚持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树牢精品意识。尊重艺术规律和创作规律,做实调研采风,沉淀好作品的思想厚度,把发生在身边的感人故事和生活中的凡人善举,通过艺术形式加以升华,阐释好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作者系中共平武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主任)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