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评论员
昨天的成就来自落实,今天的任务需要落实,明天的希望在于落实。在学习贯彻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中,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对标“三个一流”,以重点工作的落地落实,把描绘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奋斗就会有艰辛,艰辛孕育新的发展。这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今后五年奋斗的具体目标是“七个大幅提升”。“大幅提升”意味着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意味着落实的难度、深度和广度都是罕见的。怎么来落实?着力追求一流的质量、着力追求一流的效率、着力追求一流的业绩,“三个一流”的清晰定义正是我们抓好落实的工作要求。按照这个要求,始终对标“三个一流”,不管目标有多难,也可以实现。
对标“三个一流”,永葆“干”的作风,争当求真务实、埋头创业的实干家。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反对空谈、崇尚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总量连跨两个千亿大关,这些成就令人自豪、振奋人心,就是一步一步干出来的。今后五年是绵阳担当使命、服务全局的赶考期;是绵阳强基聚能、蓄势突破的关键期;是绵阳奋勇争先、跨越腾飞的机遇期。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更需要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争当求真务实、埋头创业的实干家,就要保持“归零”心态、拿出“赶考”状态、永葆“奋斗”姿态,起而行之、奋而为之,甩开膀子、迈出步子,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
对标“三个一流”,永葆“创”的劲头,争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改革派。改革发展越是步入深水区,越需要大胆尝试、锐意进取,越需要保持“创”的劲头。改革创新方面,绵阳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全面完成了国省部署的改革任务,70多项改革经验入选国省改革典型案例,科研人员激励计划改革试点经验全国推广。一项项“第一”“首创”,映照着改革的决心,激扬着创新活力。“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在新的征程上,推进深层次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必须葆有“创”的劲头。争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改革派,就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闯关夺隘、攻城拔寨,努力?过更多“深水区”,征服更多“娄山关”,跨越更多“腊子口”。
对标“三个一流”,永葆“闯”的精神,争当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者。“闯”,彰显无惧风浪、一往无前的气概,体现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态度,激扬不甘平庸、开拓创新的精气神。从发展历程来看,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绵阳进入了一个比较快的车道,一个质量和结构更加优化的阶段。这个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加需要担当作为,更加需要葆有“闯”的精神。从区域竞争来看,“标兵渐远、追兵渐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绵阳的发展等不得、拖不得、慢不得,同样需要葆有“闯”的精神,勇于和强者拼,敢于和快者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争当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者,就要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敢于向障碍藩篱宣战,顶着风浪冲、迎着困难上,做疾风劲草、当烈火真金。只有继续“闯”才有大作为,才能干出新事业。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我们一定要按照市第八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对标“三个一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抓好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在全市当先进、在全省走前列、在全国有位置。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