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建
编者按>>>
市第八次党代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开启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代会精神,是全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为帮助大家深刻领会党代会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把智慧与力量凝聚到实现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上来,本报约请一批各地各部门负责同志,撰写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的理论文章,今起连续刊登,以飨读者。
刚刚胜利闭幕的绵阳市第八次党代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开启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科学描绘了绵阳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全市政研改革系统要全面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决策部署,高举改革大旗、扛起改革担当、狠抓改革落实,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奋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再出发。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动摇是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取得重要成就的根本保证。《报告》从九个方面客观总结了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绵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要成就,处处彰显改革创新实践、句句饱含改革创新成果。五年来取得的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新征程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宝贵经验。
第一,改革是推动绵阳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市第七次党代会五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绵阳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停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瞩目成就。全市经济总量连跨两个千亿大关,站上了3000亿元新台阶,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实践证明,发展是解决绵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改革是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始终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丝毫不能动摇。
第二,改革是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的重要法宝。建设绵阳科技城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科技城建设20多年来,特别是市第七次党代会五年来,绵阳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推动科技城建设实现新突破,深刻践行国家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重大使命,圆满完成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任务,积极保障服务国防建设,科技城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实践证明,改革创新为科技城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必须始终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丝毫不能动摇。
第三,改革是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的必然选择。市第七次党代会五年来,绵阳始终坚持在改革中惠及民生,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改革红利。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9680元、19303元;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等应保尽保,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实践证明,只有依靠改革,人民群众才能共同享有更高水平的发展红利。新时期增强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必须始终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丝毫不能动摇。
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推动绵阳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报告》提出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实施“四大战略”,实现“七个大幅提升”,特别提出“推动改革开放水平大幅提升”目标,绘就了绵阳未来五年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当前,绵阳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坚持以大改革促进大开放、以大改革推动大发展,在推动改革过程中应注重“三个一批”。
一是推动一批基础性改革。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出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改革举措,重点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基层治理、城乡融合发展、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实现改革重点突破。要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纵深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完善城乡基层治理制度机制,打牢基层基础,提高治理效能。
二是推动一批深层次改革。重点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国家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努力推动绵阳全面深化改革走在全国改革开放前沿。对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加快科技体制机制和军民融合体制机制改革,着力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
三是推动一批原创性改革。一方面,要争取中央和省上在绵部署更多重大改革试点,用足用好试点的先行先试权,试出经验、试出规律、试出效果,培育体制机制新优势。另一方面,要推出一批在全省甚至全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自主创新改革项目,推动形成具有绵阳特色的原创性改革成果。
争当新时代深化改革促进派和实干家。蓝图已经绘就,关键是抓落实。全市政研改革系统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上来,坚定改革信心、肩负改革重任,努力追求“三个一流”,加快建设学习研究型机关,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任务落实。
一是勇当改革“弄潮儿”。要继承和弘扬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主动投身到新时代改革大潮中去,在推进科技体制创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争取和推动国省重大改革试点方面勇立潮头、苦干实干,努力在改革实践中砥砺品格、增长才干。
二是勇当改革“促进派”。争做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敢于改革的改革促进派,着眼于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多策划战略战役性改革,多推动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以改革创新的效能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
三是勇当改革“担当者”。强化改革责任担当,进一步增强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勇气。加快推动各项任务、各项要求落地落实,善于运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难题、促发展、惠民生,既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又破除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障碍,扎实推动中央、省委各项改革创新部署在绵落地生根。
四是勇当改革“实干家”。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努力提高改革的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探索形成一揽子政策支撑、一系列工作推进机制、一整套集成改革路径,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始终坚持把改革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干出成效。 (作者系中共绵阳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常务副主任)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