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时评
坚定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构建转型发展新格局
——三论学习贯彻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
发稿时间:2021-10-19 08:37   来源: 绵阳日报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评论员

  全市经济总量达到3000亿元以后,靠什么再上新台阶?靠工业挑大梁。市第八次党代会指出,坚定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构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转型发展新格局。我们一定要按照大会确定的主攻方向,把强工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精力大抓工业,做强做优工业经济。

  发展是解决绵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在发展工业的道路上,绵阳孜孜不倦,也曾享有“电子城”的美誉。发展到今天,靠工业起家的绵阳已有相当基础,经济总量跨上3000亿台阶,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成绩令人鼓舞。发展的潮流势不可挡。你在发展,别人也在发展。面对“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窘迫局面,只有加快工业发展,才能巩固绵阳的城市地位,提升城市综合实力。我们必须扛起工业挑大梁的旗帜,增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经济发展规律看,工业是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核心和枢纽。工业生产需要原材料,可以带动相关农业、制造业水平提升。工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拉动城乡消费。发展工业可以增加财政收入,增强改善民生事业的能力。只有工业发展好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才有基础,“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才有支撑。据统计,2015-2019年全市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38%以上。如果说,我们过去一轮发展上3000亿是一二三产业同时发力、齐头并进贡献了3000亿,那么上了3000亿以后,我们向4000亿、5000亿迈进,根本还是要靠工业带动,助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从肩负的国家使命看,绵阳必须优先发展工业。2000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绵阳科技城的重大决策,目的就是依托绵阳富集的军工资源、坚实的工业基础,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随着中国科技城建设扎实推进,中国科技城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中央赋予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的时代使命,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政策措施全力支持。这次党代会指出,今后五年是绵阳担当使命、服务全局的赶考期,绵阳肩负的使命更加光荣、责任更加重大。唯有坚定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才能交出合格答卷,完成高水平建设绵阳科技城、探索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的光荣使命。

  从区域竞争格局看,绵阳必须加快发展工业。当前,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各地都把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努力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绵阳作为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二位,但对标先进地区仍有差距,工业化不充分、产业层次不高、质量效益不好、企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供应链不完善等问题仍然突出。我们要一手抓存量扩张,重点在“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上下功夫,抓好现有企业、现有产业的发展;一手抓增量招引,重点在“引进”和“落地”上下功夫,新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在工业经济上奋力突破,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工业兴、绵阳兴,工业强、绵阳强。我们要坚定奋斗目标,保持战略定力,奋勇担当作为,在工业强市的道路上乘风破浪,以经济实力的跃升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