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 > 正文
不开胸!绵阳四〇四医院成功为七旬老人更换心脏瓣膜
发稿时间:2021-01-19 10:38   来源: 绵阳新闻网

  “陈婆婆,你现在恢复得很好,复查的指标一切正常,马上就可以出院啦,好好休养可以和家人开开心心过个年了,但是医生要求的话还是要听哦!”

  “要得,要得,谢谢你们哦,要不是有你们,我哪里能好得这么快!”

  近日一大早,绵阳四〇四医院12楼病区3病房里欢声笑语,为新的一年带来了元气满满的正能量。原来,困扰74岁陈婆婆4个多月的胸痛、胸闷、心绞痛终于治好了。

  近日,由党委副书记、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医师王继相,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佘凯带领心脏大血管外科MDT团队,成功为陈婆婆更换心脏瓣膜,绵阳四〇四医院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获得圆满成功!

  

微信图片_20210118174149.jpg

 

  2020年底,因反复胸痛4个多月的陈婆婆,慕名来到绵阳四〇四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经过详细的检查后,发现陈婆婆是由于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导致的反复胸痛。

  什么是主动脉瓣狭窄?心脏主动脉瓣膜,就像汽车发动机的“阀门”,对心脏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进展性的心血管疾病,在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相当于心脏的“阀门”不能完全打开。久而久之,心脏就会出现心肌肥厚、心脏变大,心功能不全等情况。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晕厥、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猝死。严重狭窄患者一旦出现症状,预后一般很差,2年的存活率仅有50%,且随时有猝死的风险。

  74岁的陈婆婆,一直觉得自己的身体还行,没有其他毛病,可这突如其来的病症让她寝食难安。按照传统的治疗,像她这样的病症需要开胸更换心脏瓣膜才能彻底解决问题,而采用开胸手术,70多岁的老人不仅手术风险非常高,能否耐受手术麻醉也是一道难题,再加上陈婆婆抗拒开胸手术。

  面对陈婆婆的情况,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一边安抚陈婆婆的情绪,一边采用药物控制陈婆婆的病情,同时,由院党委副书记王继相牵头会诊,经过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组、超声科、介入科组成的MDT团队充分讨论,决定采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进行治疗。这一结论给陈婆婆吃下了“定心丸”,她充分相信四〇四医院的技术,愿意接受新手术。

  在心脏大血管外科MDT团队的通力配合下,由副主任医师许果、白上林主刀,顺利为陈婆婆实施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手术非常顺利,术后,陈婆婆的病情得到了迅速控制,一家人感激不已。

  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佘凯介绍,外科开胸的主动脉瓣置换手术一直是主动脉瓣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大、需要体外循环、手术风险高,令许多高龄患者望而却步,而选择保守治疗,往往患者会在几年内死亡。TAVR手术目前已成为国外治疗高危主动脉瓣病变的新的手术方式,该技术无需开胸,通过特殊方式将人工瓣膜送至心脏升主动脉内替换病变瓣膜,从而恢复心脏“主动脉瓣”的“阀门”功能,主要适用于年龄大、体质差、不能耐受常规手术治疗的主动脉瓣膜病患者。由于手术操作复杂,技术难度高,还需要多学科保障团队的强大支撑,对手术的风险,更要得到患者和家属的充分信任和理解,国内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医院能够开展。

  (吴旭)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