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离不开全民智慧。今年7月,绵阳市缓堵办启动“开门治堵”建议征集活动,邀广大交通参与者为堵点治理建言献策。目前,活动持续火热,交警部门已完成多轮建议梳理归纳。
10月22日,市缓堵办公布第三批十大“金点子”(详见附件),出租车驾驶员李国刚耗时两月撰写的近3000字缓堵建议脱颖而出。对此,公安交警专程前往其工作地,送上交警周边礼品致谢。

从业近十年的李国刚,凭借日常行车积累的一线经验,聚焦“潮汐车道”设计核心,并形成针对性建议。他提出,“路不够那就借路来用”,通过动态调整车道功能,可缓解重点路段高峰拥堵,为城市缓堵保畅提供新思路。
建议中,李国刚针对东方红大桥、九洲大道(园艺山至主城区段)、长虹大道(金柱园至经开区段)3条关键路段制定详细潮汐车道方案。为确保方案落地,他还提出设施配套保障措施——
◆大循环路口设不低于2.5米高的“单向通行”“大循环路线”组合指引牌,潮汐车道每50米设1个可移动隔离墩并标注反光地面标识;
◆东方红大桥、九洲大道等路段每200米装1个车流监测摄像头,核心小循环路口设违停抓拍摄像头,实现全天候管控。
“一线驾驶员就像是交通治理工作的‘一线情报员’。”李国刚在采访中表示,这些建议均源于日常观察,已历经初稿撰写与打磨,后续还将在交警部门沟通指导下制作PPT细化内容,希望能切实为拥堵节点“降温”。
公安交警部门回应,将针对李国刚的建议召开专题论证会,进一步评估方案可行性,推动优秀治堵思路转化为实际举措,助力打造平安畅通的城市交通环境。
(记者:刘晏男,张瀚巍)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