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2024年绵阳"两会"特别报道 > 正文
汇聚智慧力量 服务中心大局
——李亚莲在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所作八届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摘要
发稿时间: 2024-01-16 09:15    来源: 绵阳日报

  1月15日下午,政协绵阳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李亚莲作政协绵阳市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3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中共绵阳市委坚强领导和省政协有力指导下,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锚定全省政协第一方阵奋斗目标,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年来,市政协及其常委会突出抓好三件要事

  ■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紧扣主题主线,强化理论武装取得新成效

  ·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结合市政协工作实际,构建“2+1+1+N”工作体系

  ·坚持把“学思想”摆在首要位置,重点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

  ·坚持把大兴调查研究作为重要内容,深入基层察实情、出实招

  ·坚持把学和做相结合、查和改相贯通,开展正反面典型案例剖析,推动以学促研、以研促查、以查促改

  ·坚持发挥政协“重要平台”作用,支持市级各民主党派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

  ·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不断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围绕推动涪江流域川渝九地协同发展,搭建共商平台,助力交流合作展现新担当

  ·聚焦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在川渝两地政协系统首次举办涪江流域川渝九地生态环境保护研讨会

  ·精心谋划涪江流域川渝九地生态环境保护研讨会“第二部曲”系列活动

  ·立足涪江流域富集的文化资源、深厚的历史底蕴,启动《人文巴蜀·和美涪江——涪江流域优秀人文作品选》编撰工作

  ·拓展委员履职新空间,深入开展“我为涪江流域高质量协同发展献一策”网络议政活动

  ·支持委员企业跨区域交流合作,推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产业对接,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

  ■聚焦提高政协履职精准度和贡献率,开展“五心五聚”活动,全面创先争优彰显新作为

  ·以维护核心聚思想、围绕中心聚众智、坚守初心聚民意、凝聚人心聚合力、秉持恒心聚效能“五心五聚”活动统揽政协各项工作,发挥创先争优的牵引抓手作用,履职活力和工作质效不断提升

  ·围绕以石椅村片区示范建设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开展系列调研协商活动

  一年来,市政协及其常委会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坚持高站位强担当,服务全市中心大局更加有力

  ■紧扣实施“五市战略”持续发力

  ·在省政协常委会上建言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反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中需要国省层面协调解决的重大问题,献计助力“科技立市”

  ■紧抓高质量发展关键环节精准出力

  ·围绕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枢纽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协商

  ·聚焦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建言献策,提出的促进建筑业转型发展等建议

  ·以“拼经济+兴文化”为切入点,构建“政协搭台、品牌唱戏、县域受益”新模式,策划“两弹一星”精神、绵阳文史资料、县域名优产品进省政协、进市州政协机关活动,助推绵阳品牌加速“出圈”

  ■紧盯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汇智聚力

  ·争取川渝政协视察组来绵开展联合视察,为“加快‘一城多园’协同发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绵阳经验

  ·组织住绵省政协委员赴“万达开”三地,就共建共享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开展专题考察

  ·加强与涪江流域川渝九地政协对接协作,助力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

  ■紧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务实用力

  ·围绕“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级,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召开专题协商会

  ·聚焦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开展专题调研

  ·专题视察县城公共服务供给、城乡环境综合提质行动开展情况

  ·立足把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优势,就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挖掘乡村文旅资源、发挥乡贤作用等开展调研协商

  坚持建机制办实事,促进民生福祉改善更加有为

  ■完善联系服务群众机制

  ·推动市县政协委员下沉到全市2305个“有事来协商”平台、165个政协委员工作联络站及56个委员工作室

  ·建立全省首家先行先试“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实践基地”、首个市级界别委员工作室

  ·做优“远程协商”“网上议事厅”等在线协商平台

  ■助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关注“一老一小”问题,专题调研推进医养深度融合发展,围绕无障碍环境建设、“双减”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题视察

  ·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套设施完善、零工市场建设、农村饮用水质量提升、公交候车亭改造升级等灵活开展小微协商,《协商建设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等典型案例被省政协采用推介

  ·充分发挥界别优势和委员专长,经常性开展法律咨询、医疗义诊、爱心捐赠等公益活动,促进政协履职更加贴近群众、贴近民生

  ■推动政策举措落地落实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措施落地见效,作为民主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健全监督助推落实相互促进、同频共振的正向反馈机制,制定《民主监督员管理办法(试行)》,选优配强委员监督员队伍,推荐省市两级民生实事监督员12名、市级营商环境监督员17名

  ·充分发挥社情民意“直通车”作用,收集社情民意信息1456篇,向省政协编报信息742篇,《药品说明书亟需进行适老化改造》等120篇获全国政协、省政协采用

  坚持聚人心增合力,大团结大联合氛围更加浓厚

  ■建强平台载体广聚共识

  ·完善多维度协商议政体系,创新省市县三级委员联动履职载体,开展小微协商474次,参与委员3309人次,提出意见建议1796条,解决实际问题1189个

  ·在全面落实政协委室、参加单位、乡镇(街道)、园区、委员全覆盖基础上,逐步将政协协商向村(社区)延伸,努力推动实现“六个全覆盖”

  ■坚持合作共事深化共识

  ·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各民主党派、市工商联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交通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提交大会发言31篇、集体提案104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782条

  ■发挥示范效应引领共识

  ·首次开设“委员通道”,举办新年茶话会,邀请市政协委员围绕“五市战略”实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文旅融合发展等热点话题回应社会关切、讲述履职心声

  ·坚持走访联系重点企业,引导企业提振发展信心、扎根绵阳发展

  ·探索建立政府部门、党派团体、专家学者、界别委员参加的多维智库和参政议政人才平台,为高水平建言资政提供智力支持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推动政协自身建设更加坚实

  ■加强政协党建工作

  ·始终坚持在市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履行职能,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认真执行年度协商计划和市委交办的重点工作任务

  ·充分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推动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

  ■着力提升履职质效

  ·以数字化手段赋能政协工作提质增效,改版市政协门户网站,升级政协公众号,优化网上文史馆板块,完善政协通APP、政协云平台功能,构建“一网、一号、一馆、两平台”的智慧政协履职矩阵

  ·举办2期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健全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委员履职档案等制度,“委员作业”质量明显提升

  ·深入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智慧型、清廉型“五型机关”建设

  ■持续擦亮特色品牌

  ·着力打造“有事来协商·绵言细语”“书伴委员行·文润科技城”等履职品牌

  ·推进以党校、高校为载体的“模拟政协”试点探索

  ·创新开展政协提案办理第三方评价试点及研究工作

  ·高标准部署“同心共建现代化绵阳”专项行动,聚焦23项绵阳发展大事、6类民生改善要事,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出力

  ·出版第42辑文史资料《向贫困宣战》,编辑报送的199篇文史资料被省政协收录,启动《“三线”建设在绵阳》文史专辑编撰工作

  2024年工作展望

  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深入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扎实推进“五心五聚”活动,切实履行职能,广泛凝聚共识,稳固保持全省政协第一方阵,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1

  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保持定力把牢正确政治方向

  ●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完善学习制度体系,持续推进“书伴委员行·文润科技城”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以迎庆新中国、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为重要契机,精心筹划摄影书画展、理论征文、座谈研讨等系列活动,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充分发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基地绵阳分基地和四川新时代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作用,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阐释,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

  积极建言资政精准发力服务全市中心大局

  ●紧扣新时代新征程绵阳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聚焦实施“五市战略”,深化“五心五聚”活动,助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立足政协所长精选议题,深入调查研究、做优协商载体、推进成果转化,进一步提升协商建言质量

  ●围绕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强化军民协同创新、促进园区提档升级、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务实建言、凝心聚力

  ●紧盯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协商式监督,助推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3

  强化统战功能持续用力凝聚社会各界共识

  ●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积极为市级各民主党派、市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履职创造更好条件、搭建更多平台

  ●落实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制度,办好政协讲堂。健全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联络机制

  ●加强与少数民族界、宗教界委员和代表人士的联系,协力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高质高效编撰《“三线”建设在绵阳》《人文巴蜀·和美涪江——涪江流域优秀人文作品选》等文史专辑

  4

  坚持履职为民增强动力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和省委、市委对政协工作的部署要求,完善政协协商民主机制程序和运行方式,提升民主监督实效,规范和改进调查研究、学习考察工作,引入智库专家积极参与调研协商活动

  ●进一步擦亮“有事来协商·绵言细语”品牌,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

  ●深入推进“六个全覆盖”,引导委员下沉基层一线,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宣传政策、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工作

  ●建立完善界别委员工作室,推进专委会联系界别、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机制长效化

  5

  加强自身建设激发活力夯实履职基础

  ●切实强化委员履职服务管理,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常态化开展委员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委员履职能力

  ●推进委员履职量化考评,表扬履职成绩突出委员

  ●发挥专委会基础性作用,落实向主席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制度,加强与市直部门(单位)对口联系

  ●贯彻落实“新、快、实、真、严”要求,全面推进创先争优,加快“五型机关”建设

  ●加大对县(市、区)政协联系指导力度,围绕重大课题开展联合调研视察,共用履职资源,共享履职成果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