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消费正热。9月24日,绵阳“悦享科博·乐享川超”——熊猫消费节暨国庆中秋促消费活动新闻发布会举行,正式拉开双节期间全市促消费活动的大幕。
这场融合了科技博览、足球联赛、文旅体验、美食消费等多重元素的消费盛宴,不仅是绵阳积极融入全省“熊猫消费节”大局的关键举措,更是其立足自身特色,以“科技+文旅+赛事+消费”深度融合激发消费新潜能、加快建设川渝消费副中心的生动实践。
这个假期,绵阳将科技感、运动风、烟火气、诗意韵交织一体,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奉上一场有意思、有温度、有回味的消费嘉年华。
A 科博“智”上 “宝藏级”体验全攻略
作为中国科技城,绵阳此次促消费活动的最大亮点,莫过于将科博会这一高能级展会IP与假日消费市场紧密嫁接,让“高精尖”科技走下展台,融入寻常百姓的购物休闲生活。
“以‘科技赋能生活’为主线,打造沉浸式、互动型的消费新场景。”在发布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陈明介绍,本届科博会不仅是一场科技产业的盛会,更是一个体验未来、乐享消费的嘉年华。
双节期间,不仅有备受关注的“南天门计划”科幻科普IP落地绵阳,空天母舰“鸾鸟”、空天战机“玄女”等科幻设定将通过互动体验项目让公众感受前沿科技的魅力。同时,元宇宙互动、机器人体验等30余项科技项目将集中呈现,让市民游客在游玩中感受“绵阳智造”的硬核实力。
更为实在的是,“科技惠民生”系列安排。绵阳创新推出“畅享绵州”票根联动机制,凭科博会门票,可在全市200余家景区、商超、餐饮企业享受专属折扣,实现“一票通行、全程有礼”。
同步举办的“科博好物节”联动了万达、凯德、百盛等核心商圈集中展销“绵阳好物”。家福来、苏宁、京东等龙头企业也将围绕智能家居、绿色家电等科技消费热点,推出以旧换新、工厂补贴、套购满减等优惠,全力营造“科技赋能、全域联动”的购物新体验。
B 政策“惠”民 “天花板”优惠全掌握
面对当前消费市场更注重“体验感”与“获得感”的新趋势,作为活动统筹部门的商务局如何出招?发布会上,市商务局局长陈崇诺给出了“政策+活动+场景”三轮驱动的答案。
“真金白银”的政府补贴是激发消费意愿的直接动力。陈崇诺介绍,统筹安排了4000万元的“熊猫消费节”专属消费券,涵盖“餐饮潮享”“零售潮购”“文旅潮游”“家电潮焕”四大方向,覆盖商户超千家。
专属消费券将自9月28日起,通过云闪付、建行生活APP等平台以及线下活动现场分批发放,让市民游客享受到“真补贴、真实惠”。同时,还安排了400万元资金,用于鼓励市场主体自主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单场最高可获40万元补贴,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不仅科博会门票,手持川超球票或者来绵的火车票、机票,也能享受专属折扣或立减优惠。
让消费“好玩起来”。市商务局推动科博会从展馆走向街巷,在会展中心外场设置科技文创消费区,让科技产品可触可感、可玩可购——
围绕“川超”赛事,不仅在主场地三台县打造主题消费市集,更在全市设置了20余个“第二观赛现场”,覆盖核心商圈、连锁零售、重点酒店民宿,并配套“观赛套餐”、加油满减、趣味互动等活动,营造“全城齐加油、消费有热情”的浓厚氛围。同时,联动各县(市、区)特色街区,推出城市定向赛、民俗体验、美食节等百余场主题活动,确保假日期间“天天有内容、处处有惊喜”。
消费场景的“焕新升级”也在同步进行。9月27日起,经开区城南VV街、江油肥肠美食街、平武报恩美食坊等一批特色消费场景将集中开街,辅以音乐节、品鉴会、消费券发放等活动,点亮夜间经济;省级“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如江油圣名国际、三台天平巷等也将引入新业态,延长营业时间,完善服务保障,营造“放心购、安心吃、开心玩”的优质消费环境。
C 文旅“韵”动 “隐藏款”玩法全解锁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激情四射的“川超”赛事之后,如何让市民游客舒缓身心、涵养情致?市文广旅局局长窦建磊为大家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文旅惠民画卷。
“如果说精彩的‘川超’是假期的上半场,那咱们文旅准备的活动,就是更精彩的下半场和‘加时赛’!”窦建磊介绍,双节期间,全市共策划推出68项文旅活动,涵盖文艺演出、科技展览、体育赛事、景区活动等。
活动超燃——
10月5日晚,全省“万人赏月诵中秋”集中展演将在江油青莲举行,在李白故里共赏明月清辉,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科技之眼·涪江回响”系列活动将在金西湖畔上演,科博会期间的“南天门计划”科幻科普展将持续一个月;方特东方神画的国粹新次元、越王楼的光影诗画、安州罗浮山的“西游奇遇记”、梓潼两弹城的红色记忆、平武报恩寺的手作体验、北川的羌族非遗展演、仙海区的《宝莲灯·仙海奇缘》实景夜演……各类活动异彩纷呈,满足不同年龄层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政策超值——
联合携程等OTA平台、银行、景区,运用市场化手段推出多项优惠:发放300万元平台专项补贴,推出机酒车、景酒车优惠套餐;联合8家银行推出“畅游、乐购、惠享”金融促消费措施,包括特惠观影、购卡满减、积分兑换、刷卡满减等专属优惠;所有A级景区凭科博会、川超票根可享首道门票免费;12家星级酒店推出凭川超票根当晚全网最低价9折,绵州大剧院演出最低6折优惠,真正让游客“花得少、玩得好”。
服务超常——
将持续推进宠客行动,实施“畅行快车、诚信消费、安心之旅”三大计划:交管部门继续开展柔性执法,对外地来绵车辆首次轻微违章免于处罚,全市机关事业单位还将提供超过3万个免费停车位;加强市场执法和投诉公示,保障消费透明放心;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组织文旅志愿者在文博场馆、旅游景区全程在岗服务,让游客玩得开心、住得放心、走得舒心。
D 赛事“燃”城 “进阶式”观赛全呈现
发布会上,市教体局副局长张辅抛出了一组数据:今年1至8月,全市已举办县级以上赛事200余场,其中国省级高水平赛事14场,吸引参赛者27万余人,直接带动体育消费超过2.6亿元。
一场场赛事,正成为拉动城市消费、促进多业态融合的重要引擎。
而赛事经济的“热效应”,离不开绵阳在体育赛事矩阵上的持续扩容。“优化赛事布局,构建多层次、多样化赛事体系,发布‘跟着赛事去旅行’赛事目录,推出跨区域赛事活动31个。”张辅介绍,从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航空模型预赛,到第八届中国·安州环山环湖自行车公开赛,一批有影响力的赛事落地绵阳,有效带动了旅游、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在本土品牌培育方面,绵阳创新采用“体育+城市IP+文体旅融合”模式,推出“MYBA之八运争霸”全民篮球品牌赛事,从7月至10月,13个县(市、区)、园区举办88场主客场双循环比赛,目前已完成76场,吸引260名本土运动员参赛,线下观赛近9万人次,线上观赛超过180万人次。
为进一步凝聚消费合力,绵阳积极争取省级以上体育活动落户,构建“赛事+消费+文旅”多元融合场景。例如,第五届“巴山蜀水·运动川渝”消费季在江油马拉松前后一周举行,吸引外地参赛选手及游客超60万人次,当地酒店入住率高达98%,特色餐饮营业额增长超50%,拉动综合消费超5亿元。
赛事经济的火热,正为绵阳体育发展注入新动能。面对即将拉开战幕的“川超”,作为川北赛区的代表,绵阳九洲长虹队已整装待发。
绵阳九洲长虹队的40名球员年龄结构合理,平均年龄25.7岁,多数具备国家级或省级大赛经验,其中26人拥有等级运动员称号。球队还邀请了著名教练余东风担任技术总监,组建了专业的教练和保障团队。
办体育,绵阳是认真的;促消费,赛事是实在的。以赛促健、以赛兴城,绵阳正用一场场高水平赛事,点燃城市活力,拓展消费空间。绵阳九洲长虹队,已准备好在家门口迎战四方劲旅,也期待广大球迷走进赛场,为家乡球队呐喊助威,共同见证川超赛场上的“绵阳力量”。
(记者 尹秦 王泽宇 胥江 见习记者 刘燚 实习生 李书仪)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