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绵阳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矛盾纠纷实效化处置 ——
“一站式”解纷阵地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原以为到法院诉讼怎么也得大半年,没想到签字当天就给上了‘法律保险’。”劳动者邱大姐感慨道。
数月前,三台某包装公司因经营不善,企业业务基本停滞,24名超龄劳动者因劳动仲裁程序无法解决其诉求,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这场纠纷,最终在三台县综治中心“一站式”调解下画上句号,这也正是绵阳综治中心化解矛盾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绵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精神,把县乡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推进平安绵阳、法治绵阳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一站式”解决群众矛盾诉求新平台。
整合资源力量
打造为民服务规范化阵地
走进江油市综治中心,宽敞明亮的大厅里,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信访等多个部门的服务窗口一字排开,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着来访群众。“以前反映问题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到综治中心,一下就能解决,真是太方便了。”前来咨询法律援助的市民张先生感慨道。
为实现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的目标,绵阳整合矛盾化解、治安防控、法律服务等功能平台,完善“一站式”解纷阵地,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165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均实现“五有”目标,一站、多元、高效的解纷体系初步形成。
“我们明确县级综治中心通过政法、信访和人社部门常驻,行业主管部门轮驻,涉事部门随驻等方式,积极吸收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法律援助、心理服务等社会力量入驻。”市委政法委相关人员介绍,目前县级中心入驻部门126个,基层解纷力量不断增强。
完善制度机制
健全闭环管理法治化流程
矛盾纠纷化解是综治中心的核心工作。近年来,绵阳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能。
制定首问负责、信息研判、风险评估、工作例会、情况报告、督查督办6项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引导群众按照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信访行政三级办理、诉讼、法律监督的法治化“路线图”解决矛盾纠纷,切实在法治轨道上定分止争。
健全红、黄、蓝“三色预警”分流机制,由综治中心统一组织调解力量分层分类及时调解。落实联动调处机制,对疑难复杂问题、历史遗留问题、信访积案等由中心召集相关部门会商研判、联调联动,形成源头治理、调解优先、司法兜底的工作格局。
把握工作重点
推进矛盾纠纷实效化处置
在基层社会治理的版图中,绵阳精准把握工作重点,以高效务实的举措推进各类矛盾纠纷实效化处置,为城市的平安和谐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深入开展“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创新开展“六解六和”和“重点领域突出风险攻坚化解”专项行动,围绕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重点领域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注重发挥党委政法委统筹作用,建立突出矛盾纠纷、重大风险隐患等清单。据悉,2025年以来,市级层面关注重大矛盾纠纷、重大风险隐患全部落实化解稳控责任,有效防止了案事件发生。同时,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群防群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平安建设群防群治奖励指导办法》,有效提升社会治安风险防范处置能力。
为了让综治中心真正发挥实效,绵阳始终立足综治中心职能职责,结合各地实际,不断在综治中心宣传和调解品牌打造上下功夫,实现了群众对综治中心满意度和认可度的双提升。如今,综治中心已成为绵阳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关键枢纽,一个个活跃在基层的综治中心,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诠释着绵阳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坚定决心,在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防控、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记者 郑金容)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