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财经
“暑”你会玩!绵阳让“凉”资源变“热”经济
发稿时间:2025-07-30 09:58   来源: 涪江观察

  市委八届十次全会提出,推动特色文旅资源集聚成势,用好优质自然生态资源、农文旅资源和特色优势资源,做强生态观光旅游,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绵阳北川、安州等地,当地正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让“凉”资源变“热”经济。

  北川

  

  今年夏天,持续高温让人们纷纷寻觅清凉秘境。在北川桂溪镇宝成村,依托显著高海拔气候优势打造的珑隐苍山晓民宿,凭借独特体验,成为暑期避暑的“网红打卡地”。

  这几天,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民宿前客流不断,“一房难求”的景象正在上演。置身其间,方能领略其清凉奥秘。珑隐苍山晓民宿深藏于九皇山景区腹地,依托高海拔优势,夏季平均气温比山脚下低近10℃。

  

  群山环抱、植被葱郁,负氧离子充盈,宛如天然“空调房”与“大氧吧”。在这片清凉秘境中,民宿建筑巧妙融合羌族碉楼元素与现代设计,30余间客房均配全景落地窗,推窗即见青山叠翠,室内设施精致齐备,既有乡土风情又不失舒适便捷。

  “今年暑期预订量比去年翻了一番,不少客人提前一个月就订房了。”民宿前厅负责人王旭东笑着说,客源以绵阳、成都等周边城市为主,也有重庆、武汉、西安等地游客专程跨省避暑。

  

  为让游客“凉得舒心”,民宿不仅提供清凉环境,还推出羌家腊肉、高山菌汤等特色餐饮,搭配九皇山景区的篝火晚会、露天电影、萤火虫观测等活动,让清凉之旅更添趣味。

  

  这份独特的“盖被清凉”,成为游客最难忘的记忆。“重庆热得像蒸笼,而这里晚上需要盖棉被。”来自重庆的游客余婕说,清晨被山鸟叫醒,傍晚在露台喝茶看云,“这才是夏天该有的样子。”

  武汉游客庞诗宇和同学更是住了半个月:“城里走两步就汗流浃背,在这里爬山、玩水都清清爽爽,晚上听着虫鸣睡觉,太治愈了。”

  宝成村珑隐苍山晓民宿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成功将“清凉”这一自然资源转化为高品质的文旅体验,精准契合了都市人群对避暑、康养、文化沉浸和回归自然的多重渴望。

  这不仅为当地带来了“清凉经济”的持续繁荣,生动实践了生态价值的有效转化,也为更多乡村依托自身特色资源,探索差异化、可持续的振兴之路,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的“北川样本”。

  安州

  在安州区桑枣镇蝴蝶谷,当地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创新推出“非遗消夏”特色民俗活动,通过活化传统饮食文化为游客打造沉浸式消暑体验。

  

  景区内云雾缭绕的竹林小径与潺潺溪流相映成趣,为非遗体验活动营造出诗意的自然舞台。在翎谷蔓草民宿,非遗项目黄荆凉粉成为消暑明星产品。

  民宿负责人陈远航向记者详细展示了制作工艺:“我们严格遵循古法,选用晨露未干时采摘的黄荆嫩叶,经山泉水冲洗、盐水浸泡、石臼捣烂、细纱过滤等十二道工序,最后冷藏定型。”

  

  “除了黄荆凉粉,我们还用金银花、夏枯草、甘草、桑叶、罗汉果、菊花、麦冬等材料熬制伏茶,为大家在炎热的伏天降降温。”陈远航表示。

  

  清凉的山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游客兰先生表示,暑期带孩子来这里纳凉,体验感很好。山谷后的露营地也是大家喜爱的选择,在天幕帐篷下,与大自然亲密相拥,很是惬意。

  

  同时,桑枣镇还依托罗浮山漂流等特色玩水项目,为游客提供更多消暑选择。湍急的漂流河道穿行于青山翠谷之间,飞溅的浪花带来阵阵清凉,成为伏天里最受欢迎的“水上狂欢”。沿溪而建的亲水平台则让游客可以戏水纳凉,感受山泉的沁凉舒爽。

  

  将非遗技艺融入节气旅游的“活态传承”模式,既创新演绎了夏季食凉传统智慧,也通过“非遗+生态+旅游+亲水”的多元融合,安州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新思路。

  (北川融媒  安州融媒  涪江观察记者   唐云峰   安峥   文/图)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