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专业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7月以来,江油市职业中学校(绵阳工业技师学院)开展了以“锤炼专业本领 精进教学技能”为主题的2025年暑期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培训活动。本次培训聚焦机械、汽车运用与维修、信息技术三大专业领域。针对教育教学重难点、行业前沿技术与核心技能展开,共计56名专业课教师参训,成效显著。
7月4日至8日,机械专业以传承“三线精神”与“工匠精神”为引领,组织7名专业教师在校内机械实训基地,开展钳工技能强化培训。本次培训由老党员、技术专家康超老师指导,聚焦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系统训练了工量具规范使用、精密划线技术、典型工艺分析及常见测量方法,着力培养“敢动手、勤动手、善动手”的职业习惯。
此次培训充分彰显了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加深了青年教师对艰苦创业、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理解与践行。参训教师熟练掌握了钳工核心技能,动手能力大幅提升,已能独立、规范地完成微米级精度的精密配合件加工教学项目,“匠心”与“三线精神”在青年教师中有效传承并扎根。
7月5日至9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聚焦燃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两大维修方向,组织21名专业教师开展暑期技能提升培训。本次培训创新采用“校企校协同”模式,分别邀请校企合作单位三和轿车有限公司资深技师团队与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骨干教师李平进行授课,通过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系统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新能源汽车方向: 专家围绕构造原理与发展趋势,深入解析动力电池、电机驱动、电控系统等核心技术,并通过实车操作强化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
燃油汽车方向:以大众桑塔纳为教学载体,在资深技师指导下,严格遵循安全规范与操作流程,完成整车拆解、部件分离、精准调试与完整组装全流程实训,显著深化教师对汽车结构与维修工艺的理解及实操能力。
此次培训有效提升了参训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为教学改革与课程更新注入了新动能。专业部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更新教师知识体系,优化教学方法,致力于培养更多适应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7月5日至9日,计算机专业组织28名专业课教师赴成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专项培训。本次培训采用“沉浸实践+专业赋能”双轨模式,聚焦数字媒体、人工智能、网络技术等前沿领域,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操作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多维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培训伊始,教师们参观了川藏公路博物馆与校史馆,深刻感悟“两路”精神,了解学院发展历程,进一步厚植职业教育情怀。在专业课程环节,培训围绕三大方向系统展开:
人工智能: 由吴光成主讲,内容涵盖机器学习原理到Python项目实战。
网络技术: 由李瑛、何庆接力授课,重点聚焦网络拓扑搭建、故障排查及防火墙等安全防护技术。
数字媒体: 由鲁菲菲、雷菡、邓祖龙分别讲授,深化图像处理、影视剪辑与3D动画设计技能。
此次培训有效促进了专业技能的提升与知识体系的更新。参培教师计划将项目式教学(如AI代码开发、网络排障、创意设计)和理实一体模式引入课堂,并将“两路”精神、行业真实案例融入思政教育,推动教学向“实践育人+思政育人”转型。跨专业交流协作也催生了“智能创意设计”等融合课程构想,凝聚了“专业互补、协同创新”的团队合力。
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暑期培训不仅是教师个人技能的跃升,更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专业内涵建设的关键举措。学校将持续优化教师培养机制,完善培训体系,为教师的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参培教师也将以更加精湛的技艺、更新的理念、更强的育人本领,将培训所学融入课堂实践,反哺教学改革,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核心力量!
(张华 黄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