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空下听音乐,唤起观众对故乡与青春的记忆。
歌手倾情演唱
□安州融媒记者 安峥 文/图
夜幕降临,安州区雎水镇枫香村的草坪上流淌着悠扬旋律。一场背靠“银河”大屏的乡村音乐会,点亮了夏日的悦动音符。
音乐会舞台依山而建,背景是漫天星空。微风轻拂,树枝摇曳,悠扬旋律与自然景色交织成画。游客们沉浸其中,感受音乐与土地的深情对话。来自陕西的吉他歌手叶茂登台献唱,《山雀》《姐姐》《世界赠予我的》等一首首民谣在田野间回荡,唤起观众对故乡与青春的记忆,引发情感共鸣。
现场掌声雷动,不少人挥舞双手,跟着节奏轻轻摇摆,手机镜头记录下一幕幕温暖瞬间。“在这片星空下听音乐,比去城里挤音乐节爽!”游客刘俊笑着说。
作为雎水镇推动农文旅融合的创新尝试,本次音乐节还打造了沉浸式乡村文化体验场景:非遗DIY区里,小朋友们跟着老师学剪纸,在“手把手”指导下,咔嚓几下就完成了独一无二的作品;非遗土陶区中,老师们提前揉软陶泥,大家动手捏杯子、做摆件,玩得不亦乐乎。不少带孩子来的游客感慨:“没想到村里能有这么有创意的音乐节,孩子们玩得特别开心。”
活动还巧妙融入“夜经济”布局。傍晚时分,舞台与草坪的灯光点亮暮色,营造出独特的夜间艺术氛围。村民带来的高山腊肉、鲜莲蓬、青脆李、手工面条,还有甜甜的西瓜,都成了游客追捧的“爆款”。欣赏美景与音乐的同时,游客的消费带动了周边餐饮、农产品销售和民宿经营,为激活乡村夜间活力提供了有益探索。
“村上搞这个音乐节,就是我们最宝贵的‘流量’!”村民岳美华当天带来的几大盆莲蓬、荷花、藕叶,不一会儿就被游客抢购一空,她笑得合不拢嘴。
“现在村里一年到头游客不少,专门来搞文艺创作、演出的人更多。”看着接踵而至的游客,枫香村党委副书记谢超热情地递上刚切好的西瓜,“大伙儿都觉得新鲜,说咱们这山野间居然能办‘音乐节’!”
“这些年村里变化翻天覆地,大家都想把好日子宣传出去!”谢超拉着记者细数新变化:公路通到村头,种养殖业蓬勃发展,民宿集群拔地而起,客似云来;不少村民闲暇时还跟着游客学起了吉他……
“乡村的夜晚需要跃动的文化脉搏。我们以‘文艺+’引领旅游发展,用旅游促进文化繁荣,每年接待游客上万人次。”谢超介绍,后续将依托“安驿”品牌民宿集群,持续推出夏日诗会、吉他歌会等活动,为村民和游客送上更丰富的夏日文化盛宴。
“我们把田间地头的土特产、非遗作品都搬进音乐节的乡村集市,让村里人在家门口享受文化乐趣,也让外面的朋友看到乡村新模样。”雎水镇党委副书记王李佳表示,这场开在民宿里的文化盛宴,让乡亲们乐起来、乡村火起来、老百姓钱包鼓起来,“这不仅是一场活动,更是一次乡村振兴的实践!”
月光洒满草坪,音乐节落下帷幕,村民和游客仍在七嘴八舌地为村上的下一场“枫之声”文化活动出点子:“我家自酿的果酒可以拿出来给游客尝”“下次让职工夜校吉他班的学员来汇报演出”……谢超掏出小本子一一记下,信心十足地说:“文艺的种子正在大山里萌芽,我们要把‘枫之声’一直办下去,越办越好。”
———·记者手记·———
“枫之声”乡村音乐节,不仅是一场音乐会,更是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深情对话。正如王李佳所说,其成功举办标志着雎水镇在农文旅融合发展上迈出坚实一步。通过文化艺术赋能农业资源、提升村庄品牌价值,乡村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魅力。
雎水镇的农文旅特色不仅体现在艺术活动中,更渗透在乡村旅游的每一个角落:从“中国春社·雎水踩桥”民俗文化,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白水湖;从特色民宿到丰富的文化体验项目,这里为游客提供着全方位体验——可徒步登山赏自然风光,可入住民宿享乡村宁静,可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与文化。
这场乡村音乐节让我们看到: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振兴,更是文化传承与精神滋养。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艺术正在悄然生长,点亮乡村的美好未来。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