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绵阳市刘文菊名校长工作室跨省开展线上“基于大科学观小学课程育人探索与实践”活动
发稿时间:2025-07-10 16:48   来源: 绵阳新闻网

  7月8日,绵阳市刘文菊名校长工作室与江苏省张家港市唐燕名校长工作室以线上形式联合开展了以“基于大科学观的小学课程育人探索与实践”为主题的2025年春教研活动,通过跨区域协同创新,探索小学课程育人新路径。

  本次会议参与主体涵盖川苏两地多领域教育工作者:包括绵阳市刘文菊名校长工作室全体成员及学员、安州区永盛学区全体语文教师、广元市青川县竹园与青溪学区全体语文教师,以及张家港市唐燕名校长工作室全体成员、张家港市云盘小学教育集团语文教师,形成了跨区域、多梯队的专业研讨矩阵。

  此次活动设置课堂展示与专家引领两大模块,内容兼具学科实践性与理论前瞻性。

  课堂展示环节,来自江苏、四川两地的教师分别呈现了多学科教学实践:江苏省张家港市云盘小学教育集团教师团队先后执教三年级语文《火烧云》(冯慧慧)、二年级语文《小毛虫》(沙佳怡)、五年级语文《手指》(王嵘娟),通过文学文本解读渗透科学思维与审美素养;三节课共同指向“观察—思辨—实践”的素养链条,印证大科学观“学科无界,育人有核”的底层逻辑——当语文课堂渗透科学思维,小学课程正式从“知识拼盘”转向“素养共生体”。

  安州区“毛笔书法进课堂”课题组代敏老师执教三年级书法课《短撇》,将传统文化传承与学科育人目标深度融合,为跨学科课程设计提供了实践样本。书法教学以“试写 - 观察 - 再创作”为路径,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发现汉字笔画规律,这种模式突破传统技法灌输,回归能力与审美素养培育本质,为学科教学中技能训练与素养发展的融合,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式 。

  绵阳市刘文菊名校长工作室领衔人刘文菊以《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命题走向与课堂阅读教学》为题开展专家讲座,结合“大科学观”课程理念,系统剖析核心素养培养与学科教学的结合路径,为参会教师提供了从课堂实践到评价改革的全链条专业指导。系统呈现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演进脉络,从“双基”到“核心素养”的跨越,实质是教育逻辑从“学科本位”向“以人为本”的深层转变。其对学生阅读、思考、表达能力的聚焦,呼应了育人本质需求;结合“双新”“双减”阐释教学改革方向,明确教师专业成长与教研创新的必要性。这场讲座为理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提供了理论参照与行动指引,助力明晰教学改革中“为何变”与“如何变”的关键问题,将教研深度推向 “教学—评价”闭环。讲座直面“双减”后评价改革痛点,提出 “命题要呼应真实情境下的素养运用”:不再以单一知识点考核为核心,而是聚焦学生“用语文知识解决科学观察、文化传承等真实问题”的能力; 这一逻辑与课堂实践中“观察、思辨、创造”的能力培养形成呼应,构建起素养培养的完整生态——从课堂教学到命题评价,大科学观推动小学教育实现“教—学—评”的系统性革新。

  绵阳市刘文菊名校长工作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通过优质课例展示、跨区域经验共享,打破地域壁垒,促进教育资源优化,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跨区域协同动能,有效推动了小学课程育人模式的创新探索。

  (周佳  黄友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