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红色地标串起绵州大地“红色脉络”
发稿时间:2025-07-01 09:27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 绵阳作为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在两弹城,你能感受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的辉煌历程,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在江油红军文物陈列馆、北川红军长征纪念馆,你能从红色物件中感知长征精神……


  原标题:这片热土上,红色传承生生不息——

  红色地标串起绵州大地“红色脉络”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

  绵阳作为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在两弹城,你能感受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的辉煌历程,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在江油红军文物陈列馆、北川红军长征纪念馆,你能从红色物件中感知长征精神……

  今天,让我们走进绵阳红色教育基地,追寻红色足迹,寻找初心印记。

千佛镇老望沟村“红色美丽村庄”  

  安州

  千佛镇老望沟村“红色美丽村庄”

  位于安州千佛镇老望沟村,2023年在原有红色走廊基础上升级改造而成,是集爱国主义教育、体验、餐旅于一体的红色文旅产业带,被评为四川省首批“中小学红色教育研学实践基地”。现有红军广场、苏维埃政权微景观带、红军临时指挥部、红军步道、百草园、练兵场等红色景点。

  千佛山战役纪念馆是红色走廊的核心场馆,通过实物陈列、场景复原和多媒体技术,生动再现红四方面军与川军激战73天的历史,展现徐向前等将领的指挥智慧。馆内收藏的红军文物和珍贵史料,成为研究长征历史的重要实证。

  北川

北川红军长征纪念馆

  北川羌族自治县红军长征纪念馆

  位于北川禹里镇,馆内珍藏175件(套)珍贵藏品。

  2023年6月完成展陈提升后,纪念馆以“红军长征在北川”为核心主题,精心打造“战略转移踏征程”“十万红军过北川”“巩固红色苏维埃”“血脉相连共生死”“长征精神代代传”五大展陈篇章,着重体现红军长征精神及北川各族人民对红军长征的重大贡献,激励广大人民群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红三十一军总医院旧址

  马槽乡红色教育基地

  位于北川马槽乡,基地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三十一军总医院旧址、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红星村,还有全国第77所、绵阳市第1所红军小学北川八一红军小学。

  在当地,红色故事家喻户晓,代代相传。以此为契机,当地通过成立北川马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有限公司,五村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对闲置的北川八一红军小学进行改造升级,保留学校的历史风貌和红色文化底蕴,将其打造成独具羌乡特色,集教育、培训、观光于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使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游仙

绵阳市飞龙山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绵阳市飞龙山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位于游仙魏城镇飞龙村,飞龙山作为当年红军战斗和生活的地方,留下了大量的红色历史革命遗迹。2015年8月31日,绵阳市飞龙山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成,先后获得“绵阳市党性教育基地”“绵阳市廉洁文化基地”等荣誉称号。

  这里有红军纪念馆、烈士公祭广场、纪念碑林等大小景点20余个,设主题厅、红色火种厅、山河热血厅、薪传不息厅、传承使命厅五个展厅,收存红军战斗生活时期用具50余件,具有较强的“纪念、展示、宣传、教育”功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党性教育的重要阵地。

  三台

三台红色交通纪念馆

  三台红色交通纪念馆

  位于三台潼川古城方家街,是四川省唯一以“红色交通文化”为主题的纪念馆,依托真实地下联络站旧址打造。

  以“小站点承载大历史”为特色,展示了交通线路径及9处联络站,用雕塑、复原场景及红色歌谣等还原历史,再现土地革命时期川陕苏区三条秘密交通线的历史贡献。作为川陕苏区“信息生命线”,它不仅是三台红色教育网络的枢纽,更以隐蔽战线视角填补传统战争史展览空白。

  盐亭

岐伯镇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盐亭县岐伯镇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位于岐伯镇龙顾村,基地以袁诗荛烈士纪念园为核心,以四川马克思主义宣传先驱、学生运动领袖袁诗荛的革命事迹为主线,全方位展示其求学、领导学运、英勇斗争的生平,并陈列烈士手稿、遗物等珍贵史料。

  当地深度融合红色文化与本地岐伯中医药文化,基地正拓展为盐亭县红色教育研学旅游分基地,规划新建红色文化展陈馆、研学实践中心等,进一步强化教育辐射力与社会影响力。

  江油

王右木纪念园

  王右木纪念园

  位于江油武都镇,是为纪念马克思主义先驱、四川党团组织创始人之一的王右木烈士修建的纪念场所。

  王右木纪念园由烈士故居和纪念馆组成,于1991年建成开园,先后被授予“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通过丰富的实物、图片和情景模拟,生动展现了王右木烈士的成长经历、革命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着后人传承和弘扬革命先辈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在红军桥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红军桥

  位于江油青林口古镇,原名“合益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为全木结构的风雨廊桥。1935年春,红四方面军队伍遵照上级命令撤离青林口后,一名留在古镇居民家中养伤的红军女战士为保护乡亲挺身而出,在合益桥头壮烈牺牲。1956年,该桥更名为“红军桥”,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桥承载着红军长征时期的历史记忆,是对青少年和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红军文物陈列馆

  红军文物陈列馆

  位于江油西山烈士陵园一侧,于2011年落成。

  该馆以“红军在江油”为主题,利用模型、实物、绘画、雕塑、多媒体等技术手段,集中展示了红四方面军1935年在江油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红色政权,宣传共产党政策,鼓励江油子弟参加红军队伍等活动情况,是江油市红色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梓潼

两弹城邓稼先旧居

  两弹城

  位于梓潼县,是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902基地)院部旧址,曾完成原子弹、氢弹武器化等国防任务,邓稼先、王淦昌等科学家在此孕育践行“两弹一星”精神。其由院部机关旧址、四川两弹城博物馆、航天科技馆组成,旧址含院部办公楼、邓稼先旧居等参观点,博物馆以实物等展现“两弹”研制历程,科技馆设沉浸式体验项目。

  两弹城拥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等数十项荣誉,是红色旅游、研学实践等首选地。

许州红军桥

  许州红军桥

  位于梓潼许州镇红军桥街,原名“复兴桥”,是清朝康熙年间修建在玉带河上的一座石拱桥。

  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入驻许州后,对这座桥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和加固,并在两侧石板上雕刻宣传口号。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红军、感恩共产党,当地群众将此桥称为“红军桥”。该桥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梓潼县红军纪念园

  梓潼县红军纪念园

  位于梓潼许州镇天宝村苏维埃遗址。

  1935年红军长征入川,路过天宝村时驻扎此地并成立苏维埃政权。红军离开后,当地首恶反攻倒算,组织还乡团杀害苏维埃成员十人。新中国成立后,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老区精神,再现梓潼革命老区根据地的历史,反映梓潼革命老区的战略地位和贡献,2015年在许州镇天宝村苏维埃遗址新建梓潼县红军纪念园,并在纪念园旁树革命纪念碑。(张珊 付艳 梓潼融媒 三台融媒 记者 刘晓东 周钰 安峥 李春梅 陈元松 唐舒琪 彭紫薇 文/图)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