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市发布暑期学车报名防骗指南
暑期学车“六要六不要”
随着2025年高考的结束,接近三个月的超长暑假成为了许多准大学生们提升自我、解锁新技能的黄金时期。近期,我市各驾校迎来报名热,然而,部分驾培机构却暗设“陷阱”。6月16日,市运管处驾培科和市驾培协会公布3起驾培机构违法违规相关典型案例的同时,发布了《暑期学车报名防骗指南》。
三起案例中,一家涉学时造假的驾校被处以罚款并全面整改。
4月,市交通运输局运管处联合高新区运管所、计时培训网络服务商,对高新区部分驾校学时记录情况进行抽查,发现绵阳鸣江驾校所属教练车(川B3846学、川B4196学、川B6389学、川B4303学)培训学时数据异常。后经高新区运管所核实,确认绵阳鸣江驾校存在通过技术手段伪造培训学时的违规行为,并现场拆除5台教练车上乱接与教学活动无关的线路和设备。
根据相关规定,高新区运管所对绵阳鸣江驾校作出处理决定:一是处以4000元的行政处罚;二是责令其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全面核查培训管理漏洞,建立健全学时管理制度;三是高新区运管所将在后续监管工作中,采取增加人工核查频次、强化线上线下联合检查等措施,对该驾校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确保违规问题彻底整改到位。(记者 邓勇)
权威发布
学车“六要六不要”
1.要实地考察,不要只看广告
报名前,建议亲自到驾校训练场进行实地考察。查看训练场地是否规范、教学车辆是否有学字标识、教学设施是否完备、管理是否有序。仅凭网络广告、精美宣传册或临时接待点报名风险极高,有的甚至没有固定合规的训练场地。
2.要核查资质,不要轻信“低价包过”
根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第25条: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开展业务,应当与备案事项保持一至,并保持备案经营项目需具备的业务条件。所以,报名时可以要求查看驾校的备案资质(经营范围是否含“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及公示的收费标准和教练员信息等。要警惕远低于市场平均价的“超低价”“全包价”“××天包拿证”等等噱头,因为此类报价后期常以“燃油费”“空调费”“模拟费”“考试疏通费”等名目不断加收费用,最终总价远超正规驾校。
3.要签订合同,不要口头承诺
报名时,必须与驾校签订由绵阳市交通运输部门和市驾培协会联合监制的《绵阳市机动车驾驶培训服务合同》,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明确培训内容(车型、学时)、收费标准、收费项目、退费规定、双方权利义务等。对教练员、接送服务、补考费用等口头承诺,务必写入合同。
4.要索要票据,不要支付个人账户
缴纳学费时,务必要求驾校开具有效票据。学费应支付至驾校对公账户,切勿转账给个人(教练或中介)微信、支付宝或银行账户。
5.要了解流程,不要迷信“免考”“快通”
驾照考试是国家规定的严格考试,不存在“免考”“包过”的可能性。声称“有关系”“有门路”能“包过”“插队”的都很可能是诈骗。同时,考试作弊是违法行为,将承担法律责任。
6.维护权益要理性,过度沉默不可取
在学车过程中,如遇到乱收费、服务质量差、教练“吃拿卡要”、不按合同履约等问题,首先保留好合同、缴费凭证、沟通记录等证据。及时向驾校负责人反映,协商解决。若协商无果,可拨打举报电话投诉。
绵阳市驾培协会监督举报电话:0816-2273778(工作时间)
行业主管部门投诉电话:0816-2337096(绵阳市交通运输局道路运输管理处)
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12328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