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声
4月22日,绵阳一季度经济数据揭晓: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5.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2%。
一季度是全年经济“风向标”,跑好“第一棒”、取得“开门红”,关系到全年目标的实现。总体看,一季度绵阳经济发展向新向好,实现良好开局,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开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全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通过努力,我们做到了。
从一季度“成绩单”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个数字,更能看到绵阳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特征。
一看创新之力。一季度,高技术产业稳步增长。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2.9%。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值分别增长17.2%、14.6%、14.0%。实践证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新动能产业跑出加速度。服务业7.4%的增速,则印证了实施消费提质扩容行动带来的新动能。
二看底盘之稳。分产业看,一季度,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4%。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3.5%;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3%,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7.8%。尤其是38个大类行业中,26个行业产值保持增长。主要工业产品中,锂离子电池、液晶显示屏、汽车产品分别同比增长96.5%、88.7%、42.7%。以“稳”开局,不仅促进了经济回升,也提振了社会信心。
三看实干之效。绵阳经济一季度的亮眼表现,反映了“看准了就抓紧干”的成效。开春以来,把“发挥中国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作为推动绵阳高质量发展的“总牵引总抓手”,围绕实施“八大行动”、抓好“四张清单”,全市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形成了实干以成之、奋进以赴之的良好氛围。市领导深入一线,对“八大行动”逐一开展深入调查研究,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与有关负责同志现场研究解决方案,密集行程为“干字当头、实字托底”写下生动注脚,释放出以实干实效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让人们充满了希望、振奋了精神。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我市的有效需求增长动力不足,部分行业回升乏力,经济持续回升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
做好全年经济工作,二季度非常关键。一方面,大力提振消费需求,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持续放大撬动效应;另一方面,加力扩大有效投资,尽快推动更多项目落地建设,推动形成更多实物量。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首季“开门红”启示我们,“看准了就抓紧干”,始终锚定奋斗目标,巩固势头、扩大战果,全力奋战第二季度,以“开门红”之势冲刺“双过半”,为实现全年目标积势蓄能。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