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地文旅“卷上天际”的当下,爆点几乎一个接一个,最近又新添两例:
一例是,北川曲山镇迎来采茶体验客流高峰。为更好服务游客,该镇将机关食堂变身“游客餐厅”,让外地游客以机关食堂价即可享用羌山特色时令野菜宴。
另一例是,以“卤鹅哥”出圈的重庆荣昌区,区委书记公开表示,凡节假日到荣昌的外地游客,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等公共停车场将全部免费停车,停不下了,路边停车也不罚款。
令人欣喜的态势已经出现,地方文旅发展在卷网红、蹭热点之后,正逐渐向理性和深度回归,更注重品质打造与服务创新,从拼品质和卷服务上全面提升游客出行体验。结合这几天正在讨论的公权力用途,是把公权力用以提升文旅公共服务,还是像河北三河那样用来“更改商户招牌”?两相对比之下,更显卷服务的可贵。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下,中国旅游业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但一些景点景区却成了旅游负面新闻的“重灾区”,非但未能接住“泼天富贵”,围绕旅游服务产生的纠纷反倒层出不穷,以致舆情不断发酵。最为人诟病的,一些景点景区的公共服务与其大张旗鼓的宣传太不相匹配,甚至形成强烈反差。一些景点景区本身资源禀赋不错,却因贪大求快、急功近利,配套公共服务跟不上,出现交通拥堵、停车难、停车贵、就餐难、就餐贵、如厕难等系列问题,让游客大失所望,最终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也有些景点景区本身“资质平平”并无特色,甚至可以是“大路货”随处可见,却让“流量至上”迷惑心智,甚至“无景硬上”,不惜靠硬蹭、“尬蹭”,将投机取巧的浮躁心态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举国上下都在强调“营商环境”的今天,公众同样期待一个更好的旅游体验环境?作为管理者的地方政府,如何因势而谋、统筹调度、升级文旅公共服务,考验治理能力。就此而言,曲山镇、荣昌区以及早前的衢州、扬州、重庆等地充分挖掘机关内部资源的带头示范,值得肯定。去年兴起的“奔县”热中,一些景点景区的资源并不算特别出众,但凭着对游客旅游体验负责的诚意和高水平的公共服务,照样对游客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乃至让“反向旅行”走热,最终拼的也是服务的“硬实力”。
文旅业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而非一锤子买卖。拼品质、卷服务,地方层面能为公众提供的旅游公共服务还有很多。比如更公平的交易秩序,商店里不再有眼花缭乱的推销套路,市场里没有针对外地游客的缺斤短两,网红饭店里没有“阴阳菜单”;再比如,更让人放心的食品安全管理、更高质量的交通、住宿、如厕、饮水、休憩等基础配套设施,更统一规范的公共标识,以及服务者、企业经营者良好的服务素质……这些都能给游客以更好的满意度,全面提升旅游过程中的体验感、愉悦感、认同感,给地方文旅形象大大加分。
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消费正向“休闲化、品质化”转型升级,游客花钱旅游,要的就是一份省心、安心、舒心、放心,而不该被怼、被宰、被气。如果说,文旅资源有着“天赋”的一面,那么文旅服务却多是“人力”可为。拼品质、卷服务,文旅的思路才对了!(新声)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