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北川一田两用 粮药双赢
发稿时间:2025-04-16 09:05   来源: 绵阳日报

在北川永安镇,村民手捧刚采摘下来的麦冬笑容满面。

  近日,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永安镇,300亩麦冬种植基地迎来采收季。挖掘机正挥舞着机械臂,将夹杂着泥土芬芳的麦冬块根翻出地面,村民紧随其后,翻土、采摘……饱满的麦冬果实如金豆般落进框里,绘就一幅“机械+人工”的立体春收图。

  “挖机一响,省下万元。”种植大户龚兴兰走在松软的田垄,算起了经济账:机械臂每天翻耕5亩土地,成本较人工直降7500元……

  这些沾着晨露的“金豆子”,印证着麦冬产业的独特价值。作为传统中药材,麦冬市场需求广泛,果实可以入药,麦冬秧苗还可以用来做绿化植被。永安镇土壤肥沃、气候适宜,为麦冬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永安镇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在土地集约化经营中运用“麦冬+玉米”套种模式,利用麦冬生长期长、玉米生长快的特点,实现“一田两用、粮药双赢”。

  “玉米可以为麦冬遮荫,在麦冬需要光照的时候,我们又把玉米秆拿去做了青贮饲料。”龚兴兰感慨:这种模式既增加了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又有青贮饲料,还不影响大春生产,村民务工也有保障,一举三得。

  今年,永安镇300亩麦冬预计创收1300万元,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后庄村村民张远辉捧起沾着晨露的麦冬笑着说:“土地流转金一年有2000多元,平常在这里打工,还能赚钱,比自己种地划算。”

  在整个北川,中药材产业正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迈进。43万亩厚朴、黄连、麦冬、大黄等道地药材构筑起绿色产业,无人机植保、智能烘干车间等科技元素注入田间,深山里的“土果果”经过精深加工,变身中药饮片、保健茶饮,身价翻着跟头涨。

  从土里刨食到向土生金,这场发生在北川山乡的“土果果”变形记,正为乡村振兴写下生动的注脚。当传统农耕智慧碰撞现代产业思维,每一寸土地都能生长出致富的希望。(杨秀玲 记者 唐云峰 文/图)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