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爱上一座城 缘起一首歌 绵阳城市形象歌曲新鲜“出炉”
发稿时间:2025-04-07 09:00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爱上一座城,缘起一首歌。近日,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绵阳城市形象歌曲创作大赛总决赛在绵阳虹苑剧场举行,经过现场评审,5首歌曲脱颖而出,成为绵阳城市形象歌曲。

  绵阳城市形象歌曲创作大赛总决赛在虹苑剧场举行

  爱上一座城,缘起一首歌。近日,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绵阳城市形象歌曲创作大赛总决赛在绵阳虹苑剧场举行,经过现场评审,5首歌曲脱颖而出,成为绵阳城市形象歌曲。

  比赛现场 市民真情感受“绵阳声音”

  “群玉的山头,雪叠着浪。浪汇成涪江,流过村庄……”当天下午比赛开始,由赵晨作词、陈沁妍作曲、唐琪演唱的《有羁绊,也有光》率先登场,清新的旋律和充满真情的歌词打动了现场观众,人们自发送上阵阵热烈的掌声。

  在随后的比赛中,参赛歌曲先后亮相,接受现场专家评审和大众评委的评判。每一位歌手登场,现场观众都会用掌声表达自己对“绵阳声音”的热情态度。歌手演唱过程中,不少观众还拿出手机拍摄短视频,并通过社交平台分享。有的观众还针对选手演唱的歌曲,与身边的朋友交流自己的感受。

  “感觉很震撼。”市民陈沁妍说,每一首歌曲都是对绵阳的抒情,让她在不一样的旋律中感受绵阳的城市魅力,为家在绵阳而自豪。市民钟小琴喜欢唱歌,她认为这次比赛“是一次高水平的视听盛宴”,好几首歌曲都让她印象深刻,让她更全面地认识到绵阳之美。

  比赛揭晓 5首歌曲将为绵阳“代言”

  经过现场专业评审和大众评委打分,根据综合得分产生5首获奖作品,主办方现场为获奖作品作者颁奖。

  在5首获奖歌曲中,李牧雨作词、余新蓉作曲、韩蜀演唱的《院子里的姐姐》,周江作词、曹刚作曲、张宏演唱的《只此绵阳》获一等奖。刘元作词、张宏作曲、张宏演唱的《春色绵阳》,晓舟作词、车维作曲、贾喻博等4人演唱的《晚风吹过科技城》,胡悦萍作词、作曲,张宏演唱的《满城清香》获二等奖。

  记者了解到,这5首获奖作品将由主办方制作成MV,通过多个平台播出,还将在大型节会中演出,用于绵阳城市形象宣传。

  绵阳城市形象歌曲创作大赛于2024年10月启动,共征集歌词作品500余首,经过多次评审,17首进入决赛。

  专家点评 各领风骚精彩纷呈

  本次比赛的17首歌曲涵盖美声、民族、流行等唱法。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流行音乐协会主席刘党庆点评,这些歌曲“各领风骚、精彩纷呈”,每一首歌曲都可圈可点。

  当天演唱的歌曲中,有好几首歌词谱写了不同版本的曲子。刘党庆点评说,《晚风吹过科技城》的男声四重唱版风格清新、明快,还结合了口哨元素,让人不经意间就代入了涪江边美丽夜景的画面;这首歌曲的独唱版本,歌手以细腻、婉转的声音,唱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只此绵阳》一个版本大气,一个版本温婉,生动地表达出了“只此绵阳,心之所念”。

  当天的比赛中,歌曲《院子里的姐姐》打动了不少人。刘党庆点评,这首民谣风格的歌曲,通过姐姐的院子让人看到了一个大的世界。虽然歌词朴实却让人“代入了意境”,比如“家里的炊烟每天升起思念”“人来了人走了”,让人想起“姐姐的温暖”,不管走到哪里,永远思念家乡。

  作品解读 人与城市的情感联系

  在当天的比赛现场,一等奖获奖作品《院子里的姐姐》《只此绵阳》的词作者接受记者采访,对各自作品的立意进行介绍。

  《院子里的姐姐》词作者李牧雨介绍,绵阳是中国科技城,也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在歌词中很难找到一个特殊符号代表绵阳。在作品构思中她想到了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李子柒,这让她创作思路大开,“最感动人的,最引人注意的城市符号,是人和城市的情感联系”。

  李牧雨认为,李子柒带着绵阳文化走向世界,这是一个新的时代符号,李子柒身上所凝聚的现代文明发展的情感元素,让人感动。因此,她在创作中借姐姐这个形象,来描写人与一座城的关系,“姐姐的温暖,是人们对故乡的眷恋”。

  《只此绵阳》词作者周江是第一次从事歌词创作,他坦言这次参赛“属于跨界创作”。他大学毕业后留在绵阳工作,了解绵阳拥有厚重的历史、丰富的文化,是中国唯一科技城。如何将文化与科技相融合?怎样在创作中完成对城市的情感表达?在歌词中,他用了富乐山、子云亭、越王楼等大量的绵阳文化地标,还写到见证这座城市发展变迁的跃进路。在整首歌曲中,他以科技发展为底色,以人文景点为元素,来表达这些“只是绵阳才有的”,这也是绵阳与其他城市不一样的地方。

  (记者 张登军 唐韬 文/图)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